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跡
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成吉思汗事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成吉思汗的人物生平
1.十三翼戰(zhàn)
鐵木真18歲時,昔日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zhàn),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后,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
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 札木合結(jié)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木真發(fā)動了“ 十三翼之戰(zhàn)”。這是鐵木真一生所經(jīng)歷60余場戰(zhàn)爭中唯一一次戰(zhàn)敗。
2.統(tǒng)一部落
隨著自己力量的不斷強大,鐵木真開始向殺害父祖的敵人尋仇。擊敗主兒乞部,殺其首領(lǐng),部將 木華黎父子投誠。后木華黎成為鐵木真的第一名將,封 太師國王,讓他獨當一面地經(jīng)略 中原。
草原各部貴族害怕鐵木真的崛起,推舉 札木合為“古兒汗”,即眾汗之汗,誓與鐵木真為敵。他們組建12部聯(lián)軍,向鐵木真和 克烈部發(fā)動了 闊亦田之戰(zhàn)。札木合率領(lǐng)的烏合之眾經(jīng)不住鐵木真王汗聯(lián)軍的猛烈打擊,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札木合投降王汗。隨后鐵木真進攻 塔塔兒部,其首領(lǐng)札鄰不合服毒自殺,塔塔兒部另一首領(lǐng)也客扯連投降。鐵木真追擊泰赤兀部,在指揮作戰(zhàn)中被泰赤兀部將射中脖頸,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眾向鐵木真投降。
泰赤兀部的覆滅,鏟除了鐵木真進一步統(tǒng)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礙,而其幾員部將如神箭手 哲別、 納牙阿等卻成為鐵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后來遠征 西遼消滅 屈出律的是他們,第一次在西征中哲別和 速不臺作用最為特殊,追趕摩訶末 蘇丹的是他們,活捉禿兒罕太后的是他們,敗羅斯基輔大公的也是他們。
1202年秋,鐵木真集中兵力,消滅了其宿敵塔塔兒部。1203年秋,鐵木真襲擊了一直與自己爭戰(zhàn)不休的 王汗的金帳,王汗父子被打敗。1204年,鐵木真征服 乃蠻部。
王汗只身一人想投奔 乃蠻部,在乃蠻邊界被邊將當作奸細殺死,其子桑昆身死異鄉(xiāng)。
強大的克烈部被滅,鐵木真占據(jù)了水草豐美的東部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蠻部還有力量能夠與鐵木真對抗,敗于鐵木真之手的各部貴族先后匯集于乃蠻汗廷,企圖借助 太陽汗的支持奪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場。但草原人民并不希望部落林立的局面重演,而未經(jīng)戰(zhàn)陣的“太陽汗”也不堪一擊,經(jīng)過納忽崖之戰(zhàn),乃蠻部被其徹底消滅。
3.崛起擴張
1206年春天,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 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 尊號“成吉思汗”。但晚清以前,元、明及清中前期的漢文史集中,并無上尊號”成吉思汗“的記載,元史太祖本紀記載諸王群臣為上尊號“成吉思皇帝”。同時代南宋彭大雅編《 黑韃事略》記載也記載為成吉思皇帝(“其主初僣皇帝號者小名曰忒沒真僣號曰成吉思皇帝”),彭是南宋出使蒙古聯(lián)絡夾擊金朝的使臣。元代李_?!堕L春眞人西游記·卷上》也記載為“詔曰成吉思皇帝敕眞人邱師”。1998年發(fā)現(xiàn)的元代銀質(zhì)鎏金文“鹽山圣旨牌”亦書曰“天賜,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西方的史集中則記載為成吉思汗,并傳入中國,導致自晚清時始漢文史集中(如《海國圖志》、《蒙兀兒史記》、《蒙古紀事本末》,《新元史》等)出現(xiàn)兩者并用或者獨用成吉思汗的記載。正式登基成為 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這是蒙古帝國的開始。遂頒布了《 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范圍最廣泛的 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貴族民主為基礎的蒙古貴族共和政體制度。
成吉思汗立國后,勢力益盛,實行 千戶制,建立護衛(wèi)軍。開始對外發(fā)動大規(guī)模征服戰(zhàn)爭。經(jīng)二十余年與 西夏的戰(zhàn)爭,屢創(chuàng)西夏軍主力,迫西夏國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 障以順利南下攻金。六年,親率大軍伐金,開始了為時24年的蒙金戰(zhàn)爭。首戰(zhàn)烏沙堡(今河北張北西北)獲捷;再戰(zhàn) 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西北)、會河堡(今 懷安東南),殲滅金軍大量精銳;又戰(zhàn)懷來(今屬河北)、縉山(今北京 延慶),大敗 金軍十余萬;重創(chuàng)金軍于東京(今遼寧遼陽)、 西京(今山西 大同)、 居庸關(guān)等地。后不斷改變戰(zhàn)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遼西地區(qū)。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時難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獻岐國公主、金帛和馬匹,引兵退出居庸關(guān)。六月,以金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而“違約”為藉口,乘金人心浮動及憋軍嘩變降蒙之機遣部將三摸合拔都、 石抹明安率軍,會合降蒙乣(jiǔ遼、金、元時代對被征服北方諸部族人泛稱)軍進攻中都,以圍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為適應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納部將建策逐步建立炮軍,攻城以炮石為先。后來攻城作戰(zhàn),一次用炮即達數(shù)百座,迅即破城。同時,為吸取各民族的先進技術(shù)四處掠奪工匠藝人,一城即掠數(shù)萬。隨后建工匠軍,設廠冶鐵制造兵器。在通信聯(lián)絡上創(chuàng)建“箭速傳騎”,日速數(shù)百里,軍令傳遞和軍隊調(diào)遣速度增快。善于發(fā)揮騎兵之長,有“蒙古旋風”之稱。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封木華黎為太師、國王,指揮攻金戰(zhàn)爭,自率主力返回蒙古準備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遣先鋒將領(lǐng) 哲別滅西遼 屈出律勢力,掃清西征障礙。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西域 花剌子模國殺蒙古商人和使者為由,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 物為目的,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數(shù)年間先后攻破 訛答剌(在今錫爾河中游)、 布哈拉及 撒馬爾罕等地。遣哲別、 速不臺率軍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迫其逃至寬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島(后病死)。再命哲別、速不臺繼續(xù)西進,遠抵 克里米亞半島;自率一軍追擊摩訶末之子札蘭丁至申河( 印度河)。
成吉思汗十九年,班師返 漠北。
二十一年,率軍10萬殲滅西夏軍主力(次年西夏滅亡)。成吉思汗正欲集中全力攻金,于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1227年8月25日)在六盤山下 清水縣(今屬甘肅)病逝,年66歲。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lián)宋滅金。其子 窩闊臺和拖雷遵此遺策,于窩闊臺汗六年(1234)滅金。
4.領(lǐng)戶分封
軍隊是國家政權(quán)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兵就有權(quán),兵強則國固。在以征服戰(zhàn)爭為職業(yè)的歷史階段尤其如此。因此,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草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實行的千戶制進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創(chuàng)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先后任命了一批千戶官、萬戶官和宗室諸王,建立了一個層層隸屬、指揮靈活、便于統(tǒng)治、能征善戰(zhàn)的軍政組織。成吉思汗把占領(lǐng)區(qū)的人戶編為95個千戶,分封給開國功臣和貴戚們,分別進行統(tǒng)治。
《史集》和《 蒙古秘史》一一列舉了這些千戶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經(jīng)歷以及各千戶的組成情況,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駙馬,有3位駙馬共領(lǐng)有10千戶,因此當時實際分封的只有88人,這就是蒙古汗國歷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 千戶制的建立,標志著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后瓦解。這是一種軍事、政治、經(jīng)濟三位一體的制度,是蒙古汗國統(tǒng)治體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建立特殊功勛的 那顏,還被授予種種特權(quán),那顏階層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統(tǒng)治蒙古人民的支柱。這實際上是用戰(zhàn)爭打敗了原來各部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又重新培植了一個新的奴隸主階層,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為主、各級功臣為輔的新的奴隸主階層。
福神般的怯薛軍成吉思汗分封完千戶、萬戶之后,馬上著手擴建中軍護衛(wèi) 怯薛軍。由于怯薛軍分四班輪番入值,習慣上稱為四怯薛。其中的護衛(wèi)人員稱怯薛歹,偶數(shù)作怯薛丹。正在執(zhí)行任務的護衛(wèi)人員叫怯薛者,從事宮廷服役的怯薛歹稱為怯薛執(zhí)事。怯薛歹是從萬戶官、千戶官、百戶官、十戶官及自由民的兒子中挑選,這說明成吉思汗十分注意保障這支隊伍的可靠性。成吉思汗規(guī)定,怯薛軍的主要職責有三項:一是護衛(wèi)大汗的金帳;二是“戰(zhàn)時在前為勇士”,充當大汗親自統(tǒng)率的作戰(zhàn)部隊;三是分管汗廷的各種事務。因此可以說,成吉思汗建立的怯薛軍既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備武裝,又是一個分管中央日常事務的行政組織,它已發(fā)展成為蒙古汗國中樞龐大的統(tǒng)治機構(gòu)。成吉思汗給了他們優(yōu)越的地位:怯薛者的地位高于在外的千戶官;怯薛者的從者,地位在百戶官、十戶官之上。成吉思汗建立這樣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對維護汗權(quán)、鞏固新生的統(tǒng)一國家、防止氏族貴族的復活和重新發(fā)生內(nèi)戰(zhàn),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它也是成吉思汗對外進行征服戰(zhàn)爭的有力工具。
5.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訛答剌城的海兒汗殺死了蒙古汗國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國王摩訶末又武斷地殺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
這成為成吉思汗西征的導火線。
如何看待成吉思汗西征,古今中外一直有不少爭議。蒙古族是個馬上民族,他們在馬背上降生,在馬背上成長,甚至在馬背上死亡。成吉思汗是個馬上皇帝,他跨馬揮刀統(tǒng)一了蒙古草原,攻下了金朝的中都,又將馬蹄所到之處視為自己的領(lǐng)土,掠奪人口和財物,為自己的子孫經(jīng)營一片理想的領(lǐng)地,這確實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真正目的。
6.出師前分歧
出師之前,成吉思汗諸子之間發(fā)生了一場 察合臺關(guān)于 術(shù)赤的出身與汗位繼承問題的爭吵:術(shù)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骨肉,并非當時爭論的焦點,其關(guān)鍵在于究竟由誰繼承汗位。能否使自己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是成吉思汗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在這場沖突中,成吉思汗確定三子 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主要就是從政治穩(wěn)定和個人才能方面考慮的。同時它說明當時蒙古汗位的繼承還沒有實行嫡長子繼承制,而是保留了一些原始社會末期推舉制的痕跡:從嫡子的“賢者”中選拔繼位者,最后由庫里臺大會予以確認。正是這種汗位繼承制度,導致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皇族的皇位之爭。
術(shù)赤是長子,當時關(guān)于他是不是成吉思汗親兒子的爭論,使成吉思汗不想讓術(shù)赤繼承汗位而導致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察合臺是孛兒帖生的二兒子,打起仗來不失為一個勇士,有不服輸?shù)男愿?。不過他魯莽、好斗、殘忍,成吉思汗知道他不是繼承自己事業(yè)的材料。窩闊臺是老三,論戰(zhàn)功和勇敢他都不如兩個哥哥??墒撬葍蓚€哥哥聰明,能體察成吉思汗的心思,為人也隨和,不參與兄弟之間的爭斗,從不對繼承汗位表現(xiàn)出任何熱衷。正是這一點,使他得到成吉思汗的信賴,并把汗位傳給了他。
7.掃清邊界中間突破
成吉思汗對 花剌子模的進攻采取了“掃清邊界,中間突破”的戰(zhàn)略?;ㄘ葑幽5男露既鲴R爾罕在不花剌以東,舊都玉龍杰赤在不花剌西北。國王駐新都,母后禿兒罕駐舊都。成吉思汗首戰(zhàn)的目標是攻取訛答剌等邊界城市,同時親率中軍進攻不花剌,目的在于避實擊虛,從中間突破,切斷花剌子模新舊二都之間的聯(lián)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場戰(zhàn)爭打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訛答剌城,海兒汗最后被活捉。成吉思汗為了給被殺的商隊和使臣報仇,融化了銀液灌在他的眼睛里。
摩訶末國王之死花剌子模在當時相當強大,國王摩訶末蘇丹號稱世界征服者。中東地區(qū)和相鄰的歐洲諸國都十分懼怕他,連 斡羅思的不少 公國,也常常被他們襲擾,以致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有斡羅思人被拍賣。摩訶末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他除了對母后有所忌憚之外,將 西遼人、乃蠻人全不放在眼里。對于蒙古人,開始他知之甚少,太后的兄弟海兒汗貪財害死了蒙古商隊,他并不贊成,也不知情,但因為太后支持國舅,他也只得以強硬的態(tài)度對待蒙古的使團。當時他真的相信那是一群野蠻的異教徒,騎著像兔子一樣矮小的馬,根本不堪一擊。他第一次在西遼邊境同哲別率領(lǐng)的蒙古小股部隊遭遇的時候,才領(lǐng)略了蒙古人的戰(zhàn)斗力。
面對著蒙古大軍的進攻,摩訶末國王拒絕了集中兵力決戰(zhàn)的建議, 分兵把關(guān)、城個自為戰(zhàn),導致被動挨打。而當蒙古大軍日益逼近時,他又放棄都城和天險,率眾逃跑,從未組織過一次像樣的抵抗。根據(jù)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名將哲別、速不臺率軍追擊摩訶末。成吉思汗要求他們要像獵犬一樣咬住自己的獵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島,也要像疾風閃電般追上去。躲入山林的禿兒罕王后被迫投降了,逃往海島的摩訶末也悲慘地死去。
摩訶末死后, 哲別、速不臺又揮軍北上,進入欽察草原與斡羅思地區(qū)。因術(shù)赤與察合臺意見不合, 玉龍杰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窩闊臺為前線指揮,最后才攻下玉龍杰赤城。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被消滅了,欽察騎兵和斡羅思諸公國也一敗涂地,古印度河、伏爾加河一帶成為激烈爭奪的戰(zhàn)場。 花剌子模的王子札蘭丁率領(lǐng)殘部進行抵抗,在八魯彎之戰(zhàn)中一舉消滅了近3萬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勢己去,札蘭丁被成吉思汗圍困在申河邊上,最后突圍逃往印度。
8.長春真人
回軍路上接見 長春真人——在西征回軍的路上,成吉思汗接見中國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領(lǐng)長春真人 丘處機,日本學者稱之為是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風。丘處機是道教全真龍門派掌教,成吉思汗待他也如師友。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相會時間不長,但是在成吉思汗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卻相當大,使其性格也發(fā)生了不小變化。
丘處機清楚地告訴他,人是不能長生不老的,只能養(yǎng)生。還告訴他一條治國之道,勸他要清靜無為,不要濫殺無辜等。
成吉思汗的為政舉措
1.2創(chuàng)建文字
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jié)草刻木記事。在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zhàn)爭中,捉住一個名叫 塔塔統(tǒng)阿的畏兀兒人。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掌印官, 太陽汗尊他為國傅,讓他 掌握金印和錢谷。鐵木真讓塔塔統(tǒng)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tǒng)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從此以后,蒙古汗國的文書,“行于回回者則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個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湊成。
行于漢人、契丹、女真諸亡國者只用漢字”。而在一個相當時期內(nèi),在蒙古本土還是“只用小木”?!盎鼗刈帧本褪侵傅摹拔坟W謺?。雖然忽必烈時曾讓國師 八思巴創(chuàng)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書”經(jīng)過14世紀初的改革,更趨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統(tǒng)阿創(chuàng)制蒙古文字,這在蒙古汗國歷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正是由于有了這種文字,成吉思汗才有可能頒布成文法和青冊,而在他死后不久成書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 蒙古秘史》,就是用這種畏兀字書寫成的。
2.頒布文法
在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以前,由于蒙古族還沒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1206年成吉思汗建國時,就命令失吉忽禿忽著手制定青冊,這是蒙古族正式頒布成文法的開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卻是十幾年之后,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據(jù)《 史集》記載,1219年,“成吉思汗高舉征服世界的旗幟出征花剌子?!?,臨出師前,“他召集了會議,舉行了 忽里勒臺,在他們中間對自己的領(lǐng)導規(guī)則、律令和古代習慣重新做了規(guī)定”,這就是所謂《札撒大典》。 志費尼在《 世界征服者史》中專門寫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興起后頒布的札撒”,其中說:“因為 韃靼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兒童習寫畏兀文,并把有關(guān)的札撒和律令記在卷帙上。
這些卷帙,稱為‘札撒大典’,保存在為首宗王的庫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diào)動或諸王會集共商國是和朝政,他們就把這些卷帙拿出來,依照上面的話行事,并根據(jù)其中規(guī)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毀滅州郡、城鎮(zhèn)”《札撒大典》已經(jīng)失傳,但在中外史籍中還片斷記載了其中一部分條款。在蒙古社會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統(tǒng)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大汗的言論、命令就是法律,成吉思汗頒布的“大札撒”記錄的就是成吉思汗的命令。成吉思汗的“訓言”,也被稱為“大法令”。
3.宗教政策
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的蒙古汗國橫跨歐亞兩洲,當時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在其統(tǒng)治的范圍之內(nèi)幾乎應有盡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來信奉的 薩滿教,西藏、西夏和漢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 摩尼教,畏兀兒和西方各國信奉的 伊斯蘭教(回回教、答失蠻),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欽察、斡羅思各國信奉(包括景教,即聶斯托利派;也里可溫,羅馬派)等等。蒙古貴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采取屠殺和掠奪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卻比較開明,并不強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許各個教派存在,而且允許蒙古人自由參加各種教派,對教徒基本上免除 賦稅和徭役。實行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對蒙古貴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發(fā)揮過不小的作用。
隨著中亞、波斯、高加索地區(qū)和東歐大平原等地被征服,來到東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貴族利用回回上層和富商大賈作為壓迫與剝削中原漢民的幫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貴族賽典赤贍思丁,富商奧都剌合蠻、阿合馬等,都在統(tǒng)治機構(gòu)中擔任很重要的職務。移居漠北與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許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師答失蠻、苦行者迭里威失,享受與僧道、也里可溫同樣的免稅待遇。但一般的 回教徒——木速魯蠻則同編民一樣要交納賦稅,負擔差發(fā)。
總之,“在中國,由于蒙古人采取‘信仰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政策,伊斯蘭教乘機往東發(fā)展,大批穆斯林遷居來華,為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自忽必烈以后,元朝統(tǒng)治者主要提倡 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為“ 大寶法王”、“ 大元帝師”。以后每一帝師死,必自西藏取一人為嗣,一直到元朝滅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權(quán),并將教義傳入了蒙古地區(qū)。
人物評價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成吉思汗。
曩者,天棄金、宋,歷數(shù)在殿下祖宗,故以韃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國與民為主,傳及百年,至于殿下。 古者帝王混一,止乎中原,四夷不治,惟殿下之祖宗,四海內(nèi)外,殊方異類,盡為土強,亙古所無。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指元太祖)于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余年。
“亞洲早期最強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保霸瘯r期幾乎整個歐洲被元朝所占領(lǐng),遠比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更強大了”。
眾所周知,這詩中所提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特別是“一代天驕”均存反諷意味,并不是正面稱贊之意。(《沁園春·雪》)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給予成吉思汗極高度的評價:“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zhàn)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tài)度統(tǒng)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fā)揮出高度的才能?!?/p>
看了“ 成吉思汗事跡”的人還看了:
1.成吉思汗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