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優(yōu)秀范文
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優(yōu)秀范文_高考歷年優(yōu)秀作文參考
占60分考分的高考作文歷來是高考語文復習的重點。在高考作文復習中,要充分地分析近年來作文考試情況。只有成功拿下作文,成績才有機會大幅提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高考全國卷的語文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的“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篇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最大期盼,而每個家庭對待孩子的教育也各不一樣。有的是順其自然,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有的是望子成才心切,對孩子學業(yè)嚴厲苛刻。
小明和小王是同桌,他們的家長對待他們的學業(yè)有不同的做法。小明成績優(yōu)異,父母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好前途,,所以從小對他學業(yè)很嚴厲,不能有半點差錯;小王成績不是很好,雖然父母很失望,但是父母對他的學業(yè)還是一直鼓勵。一次測試,小明考了滿分,父母很高興,親了小明一口,讓他下次還是拿滿分;小王沒考及格,父母很生氣,打了小王一巴掌,讓他下次考好點。等到下次考試,小明沒考到滿分,父母打了他一巴掌,而這次小王分數提高了一些,父母親了他一口!
兩對父母對待孩子成績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出當代教育的不同體現。俗話說“黃金條條出好人”,這種思想也不是全對,家長過分的對孩子學業(yè)嚴厲,終究會適得其反,只會讓孩子厭煩學習,如果家長對孩子學業(yè)多一點關心,鼓勵,問候,對孩子繁重的學業(yè)之后也是一個很好的安慰,畢竟每個家長都是從孩子階段走來的,都有過同樣的感受!這幅漫畫首先指向的是家庭教育,寓意的是愛與懲罰及其功能。在我看來,兩個巴掌都是不對的,而兩個吻都很對。仔細分析一下,100分得到的吻是高分掙來的,是愛,但愛的內容比較單一,所以98分就要挨巴掌;55分的巴掌是錯誤的,家長粗暴了,但61分的吻特別溫馨,愛的內容比較豐富,有親情,還有鼓勵、寬容和等待。從效果看,98分挨巴掌的孩子可能從此戰(zhàn)戰(zhàn)兢兢,學習心態(tài)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會進入比較機械僵硬的學習狀態(tài),甚至可能創(chuàng)造精神也被壓抑,下一次考試變成90分甚至更低都有可能。但61分得到的吻則可能成為一種動力,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孩子的心理會處于比較寬松自由的健康狀態(tài),未來可能有很好的發(fā)展,下一次考試分數會更高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這幅漫畫雖然看起來主要是在跟家長們對話,其實也是在討論中國的教育。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弊端就是唯分數論,分數決定一切,漫畫里的吻和巴掌也是分數決定論的后果。分數決定論在教育發(fā)展和人才選拔方面的消極后果已經日益顯現,值得全社會反思。
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篇二
語文是什么?語言和文字?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它是祖國的靈魂。
生活處處有語文,它在我們心里,在我們的腦里,甚至在我們的甜蜜的睡夢里。學好語文是我們做好一名中國人的基礎,我愛我的國家,我更愛語文。
沒有哪一個人說他真的懂語文,直到去世的那一刻也未必能懂語文的真諦。語文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而所謂的靈魂應該是空靈而且動人的,假若這個靈魂死氣沉沉,那么這個國家也會衰敗。國家的綜合實力中不能缺少語文,個人的自身素質里不能缺少語文。語文是國家的基礎,是人民的信念。我們不能死學語文,語文是比數學還難的一門學科,它在于日積月累,所以在上課時,我們必須聽講,因為稍不留神,就與下文無法串聯,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學生要自主挖掘書中真諦,參考書,資料書,能不要就不要,因為它們只會干擾我們的思維,我們要跳出大腦里的束縛,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語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認知,所以課堂就應該學生互相交流,互相質疑。
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你會瞧見:水滴石穿是語文,時間流逝是語文,團結拼搏是語文,到處都不缺乏語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要努力的學習,認真刻苦,這樣才有美好的未來。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語文之上,學不懂語文,你讀題肯定讀不懂,學不好學問,你做題肯定不理解,每門學科都離不開語文,語文永遠都是佼佼者。
我希望有一天,別人問我,你是哪里的人,我會驕傲的說:中國人!別人問我,你的祖國有什么讓你驕傲的,我堅定地說:語文!
作為一名中國人讓我驕傲,因為國家,因為語文,讓我自豪。
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篇三
媽媽:
你送我到學校門口,我順著人流走進考場,沒有回望,我能夠想象你眼神里復雜的情緒,我想我還是走得淡定一點吧。
可是眼前的漫畫卻讓我思緒翻滾。
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100分,臉上一個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臉上一個掌痕;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試55分,臉上一個掌痕,第二次考試61分,臉上一個吻印。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數有波動,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動。按通常意義,第一個小孩是優(yōu)生吧,第二個算是很普通的學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數控制的世界里,悲喜交替,無處可逃。
我有些不安,媽媽,那個對孩子又打又親的人是誰呢?她可能是你嗎?她正是你對吧?求學十二年,你沒少親我,也沒少罵我,有時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師的話說我“要成為優(yōu)質的做題機器”,可是我的老師總會接著說“更要成為優(yōu)質的人”啊。
可是媽媽,你似乎簡單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里似乎只有我的分數了,仿佛那就是我整個人的價值體現。是的我從小就會讀書,就會考試,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資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績的意義,它會讓我更受寵愛和欣賞,它會讓你更有成就和尊嚴,它會改寫我們家的處境和命運,它會讓我更便捷地獲得人世間物質和精神的享受……諸如此類??墒情L大后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覺得是那么遙遠。你呢?你有沒有發(fā)現我越來越長的睫毛下,有更多的委屈?有沒有發(fā)現我越走越快的腳步里,有更多的趔趄?你可知道,我會夜半,無言獨上西樓,看月色如鉤?你可知道,我會斷鴻聲里,欄桿拍遍,嘆“無人會,登臨意”?有時候竟至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甚或“長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你一直告訴我你愛我如命,所以我聽話,我聽你的話,不問他事,不貪享樂,不玩手機,不打排球,不彈我好的吉他,不看我愛的武俠……我力求考得高一點再高一點,可是卷面有難有易,精神有奮有頹,也有失誤比別人考得低的時候,還有命運捉弄人的時候。記得初二下學期期中考數學,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后告訴你你臉色立變,不只是你,我爸他讓我跪下思過,我不跪他一個巴掌甩過來,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兩個小時,可是第二天老師告訴你說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還是全年級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摟過我親了又親,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涼涼。媽媽,我無法承受,這是我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嗎?
我曾試著與你們溝通可是無效,我羨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績平平可是說起父母卻眉飛色舞,我更羨慕那些書里知道的大師和他們的孩子。魯迅讓他的兒子周海嬰“完全的解放”,“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拂逆他的喜愛”;梁啟超對他的女兒說“未能立進大學有什么要緊”說“天下事盡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寬追憶父親梁漱溟時說父親的教育是“信任且開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著補考通知書給父親看,父親只一眼就還給兒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些小孩受了信任與激勵,后來都有了出息。媽媽,你可知道我羨慕他們?
三個月前,百日誓師之后,一天下午放學,學校廣播里傳來樸樹的歌:“當你仍然還在幻想/你的明天,它會好嗎?還是更爛/對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絕望著渴望著,也哭也笑也平凡著……”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門口突然淚奔,那天我索性在湖邊哭得昏天黑地像一個英雄,哭完我安靜地回到教室晚自習。媽媽,這是你不知道的。
有人抨擊當代中國教育,說是天才教育,而所謂天才教育結果多半不是把一個普通資質的人培養(yǎng)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兒。我自問我尚不是畸形兒,媽媽,我為此感到慶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樣被卷在了這樣的教育里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會好嗎?我們的明天,它會好嗎?
媽媽,我仍然愿意考一個高一點的分數,用它來回報你。不過,明天之后,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興興地慶祝我高中畢業(yè)了,好嗎?
您永遠的女兒:~
20__年6月7日于考場
>>>下一頁更多精彩“高考全國卷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