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寫作素材:名人的成長故事
很多中外名人的成長故事充滿了勵志和榜樣帶頭作用,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給我們勇氣和力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名人的成長故事,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名人成長故事:喬納森
喬納森是一名在白宮做勤雜工的黑人,他的妻子戴維斯也是一名白宮里的保潔工。一天,喬納森說他在鋤草時發(fā)現(xiàn)白宮的草坪上有幾只鵪鶉。戴維斯從未見過鵪鶉,想了解一下鵪鶉的外貌特征,喬納森卻以在白宮里鋤了一天草感覺很累為由給推辭了。當時,戴維斯很氣憤,負氣地說了一句:“你不給解釋,我去求助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
沒想到戴維斯真的這樣做了!當時,羅斯?;卮鸬煤茉敿?,并放下手頭上的書,然后和戴維斯一起來到草坪,指認不遠處那只栗黃色頭頂?shù)男▲B就是鵪鶉。
總統(tǒng)正為應對糟糕的經(jīng)濟而忙得不可開交,戴維斯不該拿這種小事打擾總統(tǒng)。為這個,喬納森十分責備戴維斯,認為她懵懂胡來,并警告說:“如果還這樣堅持下去的話,說不定明天就會被白宮炒魷魚!”
后來,這事被羅斯福知道了,他對喬納森說:“我不覺得戴維斯哪里做得不對,也看不出她的懵懂和胡來!喬納森,只是你把問題想得太復雜了。我告訴你,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小事也解決不了,就別指望他去解決大事情了!”
喬納森還是“頂”了一句:“可我這是為總統(tǒng)您著想啊!如果每個人都在這個時候來打擾您,不就影響您的工作了嗎?”
“沒有!身為總統(tǒng),大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視身邊的小事情。”能得到喬納森的了解,羅斯福很感動:“你說得也很有道理,但要分什么場合。如果實在太忙的時候,不能及時回答他人提出的小問題,但也要說一聲抱歉,并給他人解釋清楚有緊要事情在身,不能立馬回答。如果下次有機會見面的話,我會記起這件事的……”
“白宮的草坪上,隨時看到鵪鶉,如果你不把這件事看作是一件小事,答應明天帶戴維斯前去指認,你們夫妻之間就不會鬧出這么大的矛盾!”說完這些,羅斯福的話回到了正題,“別以為這些舉手之勞就能解決的事情是小事,就可以推諉,或不去理喻!如果這樣下去,積怨勢必越來越多,民憤就會越來越大。身為總統(tǒng),不光能做大事,也要會做好小事。在大事與小事面前,我們不能因小而失大!”
“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損而不防”。羅斯福能成為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tǒng),這與他一生中所秉持的“小事不小”的態(tài)度是密不可分的!
名人成長故事:推銷大師喬·吉拉德
世界著名推銷大師喬·吉拉德。在15年中,他銷售了13001輛汽車,平均每年賣出1425輛(每天4輛),這項紀錄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收入并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吉拉德的成功并非與生俱來,35歲以前,喬·吉拉德是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他小時候不喜歡念書,經(jīng)常逃學,連高中都沒有念完。更要命的是,他患有嚴重的口吃。為了生計,他甚至當過小偷,開過賭場。
“在我人生的前35個年頭,我自認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失敗者!”走投無路時,吉拉德向朋友求得汽車銷售員的工作。60年代,被喻為“汽車城”的全球汽車工業(yè)重鎮(zhèn)底特律,有39家大型的汽車經(jīng)銷營業(yè)所,每家又各有幾十名銷售員,可說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一處市常沒有絲毫經(jīng)驗的吉拉德就在這時候闖來了。
因為嚴重口吃,靠嘴謀生的吉拉德必須放慢說話速度,同時他更注意聆聽客戶的需求與問題。而沒有人脈的喬·吉拉德,最初只靠著一部電話、一枝筆,和幾頁電話簿作為客戶名單。只要有人接電話,他就記錄下對方的職業(yè)、嗜好、買車需求等生活細節(jié),雖吃了不少閉門羹,但多少有些收獲。曾有人在電話中用半年后才想買車的理由打發(fā)他,半年后,喬·吉拉德便提前打電話給這位客戶。就是靠著掌握客戶未來需求、緊迫盯人的超常毅力,吉拉德從對手如云的底特律,殺出一條血路。
吉拉德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很多人早上起床后,糊里糊涂地過了一天,不知道生活的目標是什么?還有人總在等待機會的到來,期望一條大魚撞到自己懷里。上帝才知道這種人是否能成功?我絕對不做這種人!我每天都有目標,而且是前一天就計劃好的。不管別人怎么摸魚,我只管捕自己的魚!”
—個名人,—個普通人,為原子彈流的眼淚里飽含著—樣的鄉(xiāng)情。
楊振寧第—次回中國時拜訪了老同學,兩彈元勛鄧稼先。在楊振寧離開中國的那天,鄧告訴他中國兩彈的制造全靠自己,沒有任何外國人參與。楊振寧說他當時聽了激動得不能自已,躲到洗手間去流淚。這事大概很多人知道。
南非實行種族隔離政策時,公共汽車上只有白人能坐前面的位子,黑人和其他有色種人得坐在后面。某天,—個臺灣人上車后習慣性地往后走,白人司機叫住他說:“中國人會造原子彈,所以您可以坐前面。”
這位同胞—下車,找個無人之地痛哭了—回。—個名人,—個普通人,為原子彈流的眼淚里飽含著—樣的鄉(xiāng)情。
名人成長故事:華羅庚的成長故事
1930 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粗粗唤陌附薪^:“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后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xiāng)叫華羅庚,他哪里教過什么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yè)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shù)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
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助理員。在這里,他如魚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數(shù)學的海洋里,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yǎng)成了熄燈之后,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么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著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后熄燈躺在床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床,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
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shù)學雜志陸續(xù)發(fā)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
幾年之后,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墒撬辉缸x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為做訪問學者可以沖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nèi),他寫了 20 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于“塔內(nèi)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shù)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華羅庚以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的精神,獻身于他所熱愛的數(shù)學研究事業(yè)。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最終,他的事業(yè)成功了。
華羅庚把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起來。華羅庚把數(shù)學應用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