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的作文
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的作文
人生在世,遇人遇事,如果一時不能改變別人,改變處境,不妨先改變自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歡迎參閱!
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篇一
小時候,家里老屋拐角處的屋檐底下,鑲著一塊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時節(jié),雨水會順著屋檐匯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沒有電視、報紙,可閱讀的書籍也很少,除了教科書之外,幾本搜刮來的小人書早已滾瓜爛熟。沒有喜歡的娛樂消遣的時候,坐在小板凳上發(fā)呆,也是一項可以反復運用的消遣方式。
發(fā)呆并不需要十足的場景。你只需把心收攏,把眼光投向一個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遙遠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緒。一個人的時候,我常對著天空發(fā)呆。而在這樣的一個雨季,足不能出戶,又無一件饒有興趣的事可做,那么,發(fā)發(fā)呆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雨,時常會攪擾我的靜默。雨點們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樣,擠進我的視線。屋檐下的地面,經(jīng)過雨點的多次擊打,已經(jīng)形成了一條細長的溝壑。而那塊青石板,似乎沒有絲毫的損傷。雨點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無情地彈射回來。“滴水穿石”忽然躍入我的腦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經(jīng)歷多少歲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青石板依舊完好如初。因為求學,我離開了家鄉(xiāng)。在那些離鄉(xiāng)背井的日子里,我的心變得浮躁與忙碌。漸漸地,故鄉(xiāng)遠離了我的視線,同時遠離的還有那些發(fā)呆的日子里的一個個遐思。
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塊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從前那樣完好無損。于是,借著一次探親的機會,我終于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青石板還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顯出現(xiàn)了一些“凹”痕。
很多時候,僅憑我們的肉眼,并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細微變化,但是時間就像是一架高倍顯微鏡,讓我們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體現(xiàn)在事物的內在特質上。
記得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擔心他在學校沒有充足的時間鍛煉身體,于是,規(guī)定他上學之前,先跳繩十分鐘。剛開始的時候,他跳得相當笨拙。一個、兩個就會絆住,最多時也只能跳三個。孩子覺得跳繩很難,以為自己并不具備跳繩方面的天賦。他生氣地扔下跳繩。他想要放棄。
“如果你每天能多跳一個,就是進步。”我告訴他。
“真的嗎?”孩子天真地看著我,覺得這應該很容易做到。于是,他撿起地上的跳繩,重新跳了起來。這一次,他跳了六個。
“媽媽,我有進步了,我跳了六個!”孩子興奮的叫起來。我分享著他的成果,與他一起歡呼!
孩子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他堅持了下來。
因為堅持,他現(xiàn)在的跳繩水平在學校的排名已是遙遙領先。
時間會改變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標后,能夠堅持腳踏實地,縱然是蝸牛的腳步,也能抵達金字塔頂。
每天改變一點點,我們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雖然看不出有明顯的變化,但是,“積土成山,集腋成裘”,量變的過程中必定會迎來質的飛躍。
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篇二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一老子
做大事,要從一點點的細節(jié)人手,將一個個細節(jié)變完善了,大事也就做成了。
溫家寶總理在慰問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爺爺時,錢爺爺提出了發(fā)人深省的問題: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面對這一問題,很多人的回答是: “中國人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都說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我們怎么會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呢?這一問題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一次語文課上,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聽完后讓我對這一問題有了一點自己的認識。
故事是這樣的。一家鞋廠生產(chǎn)的皮鞋質量很好,但每次從盒子里取出來的時候,都充滿了刺鼻的鞋油味,很多顧客買鞋時,一聞到這種難聞的氣味,連試穿的興趣都沒了,更別說掏錢購買了,因此皮鞋的銷售很受影響。可是又沒辦法,皮鞋不涂鞋油,就很難保養(yǎng)。鞋廠還碰到另外一個問題:商店里的鞋盒子,都是一摞摞放的,營業(yè)員要抽出顧客所要尺碼的鞋很不容易,而且一不小心就會把剛碼好的鞋盒弄歪弄倒,很是麻煩。后來,有個營業(yè)員給鞋廠提了個意見:何不在鞋盒上鉆兩個洞?這該是多么簡單的事情,不僅把難聞的氣味排出去了,營業(yè)員挑鞋子的時候,手指伸進去就把鞋盒抽出來了,又快又省勁。
一點小小的改變,解決了兩大問題。后來這個方法得到普遍推廣,現(xiàn)在商場的鞋盒基本都是有洞的。
這一點點的改變,難道不是創(chuàng)新嗎?高瞻遠矚,立宏圖大志,建豐功偉業(yè)是創(chuàng)新,細致入微,勤動腦筋,在鞋盒上加兩個洞也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有時就這么簡單,不過是多發(fā)現(xiàn),多改變。
那我們國人為什么給人以創(chuàng)新不足的錯覺呢?
或許,跟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有關。圣賢先哲告訴我們:讀書、治國、平天下。在圣賢的諄諄教誨下,我們心中裝了太多宏大的目標,使我們無暇、無心顧及身邊的瑣屑小事。殊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或許,又跟我們的民族性格有關,我們歷來都有重大輕小的習慣?;蛟S是由“泱泱大國、心胸開闊”的華夏血脈承載的一種粗獷,或許是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人文理念鑄就的一種傲氣,或許是由“大事不拘小節(jié)”的文化氛圍熏陶出來的一種性格,在我們的文化中,人們對凡是與“小”字沾邊的東西避之唯恐不及。
無細節(jié),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就從改變一點點開始。
以改變一點點為題目篇三
他,只有六歲??墒乾F(xiàn)實卻殘忍地告訴他:他的父母離婚了,而且他們都沒打算要再跟他生活。于是,他只能在鄉(xiāng)下跟著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都很喜歡他,但看著他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爺爺領著他的小手走進了一座秘密花園。那兒,很美,仿佛是一個天堂,是一個小男孩從未敢想觸摸的天堂。爺爺蹲在了他的面前,看著他略微濕潤的眼睛,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別怨恨你的父母,也別因為這樣而自卑,你看,”他指了指遠處的不起眼的小野花,“它很嬌小,也很平凡,甚至很脆弱,對么?但它依然綻放最美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所以,孩子,別被生活擊垮了,你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嗯?”“對,你看這有一片空地,爺爺給你一些花草的種子,如果你每天都能與別人主動地交談,就種下一顆種子,并悉心地照料它們。記著,每天都改變一點點,那么你所改變的就是你的世界。”
“嗯,改變一點點。”
這些話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似乎太復雜了,但是,令人無法想象的是,他真的做到了!
自那天起,他盡量拋下那個自卑的自己,主動地與別人交談,哪怕只是問同學接一塊橡皮擦。漸漸地,課堂上多了他舉手的身影,課間多了他與同學嬉戲的身影,花園里多了他勞作的身影。爺爺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他,卻由始至終都記住一句話:“改變一點點,去開拓屬于自己的天地。
時光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間溜走。那天,他牽著爺爺?shù)氖峙艿交▓@,而那片屬于他的空地上,花朵爭奇斗艷,草兒也青翠欲滴,而且還引來了不少蝴蝶呢!他高興地說:“爺爺,我做到了!原來,每天改變一點點,即使很微小,也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爺爺熱淚盈眶,說:“對,每天改變一點點。孩子,記住,不管以后怎么樣,只要改變一點點,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還有另一條路!”
如今的他,已是個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了,在商界叱咤風云。如此年輕卻在商界有如此高的名望,實在罕見。當別人問起他成功的秘訣時,他只說了一句:
“改變一點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