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越劇發(fā)聲方法是什么(2)
越劇的名稱由來
“越劇”起源于“落地唱書”,后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臺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第一次稱“越劇”,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樂場演出的“的篤班”,首次在《申報》廣告上稱為“越劇”。1938年起,多數(shù)戲班、劇團稱“越劇”。
但各戲報上的稱謂依舊不統(tǒng)一,記者與投稿者經(jīng)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報》記者樊迪民,兼為姚水娟之“越吟舞臺”的編導,受李白《越女詞》之啟發(fā),兼考慮紹興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擊敗吳國的復興基地,而越劇發(fā)源地嵊縣是紹屬之一,又受越劇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遠”之豪言觸動,遂給茹伯勛編的《戲劇報》寫稿,刊出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諸觀眾。自此以后,各報“女子文戲”的廣告陸續(xù)改稱為“越劇”,新中國成立后,更是統(tǒng)一稱為“越劇”。
因越劇早期曾用”紹興戲劇“、”紹興文戲“為名,故有將越劇稱為“紹興戲”的說法,實是因當時無“越劇”之名而借用“紹興戲”之稱,但“越劇”實際上并非“紹興戲”。 然因訛傳訛,越劇劇名的翻譯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詞。但正規(guī)表述,對“越劇”劇名的翻譯,應是“Yue Opera”(亦有翻譯成“YueJu Opera”者),此稱謂已被越劇專業(yè)書籍及官方文檔廣泛應用,亦被報刊媒體所接收并使用,而當日誤翻之“Shaoxing Opera”則成為了一個歷史。
越劇的曲調(diào)發(fā)展
1920年,升平歌舞臺老板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yè)伴奏樂隊,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
1938年,姚水娟演出《花木蘭》一劇,其唱腔在四工調(diào)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后有“弦登調(diào)”之稱,也有“尺調(diào)腔”雛影之說。但由于此劇過后又不再演唱這種唱腔,故而這一未能普及發(fā)展。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進步話劇的影響下,對傳統(tǒng)越劇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史稱“新越劇”。新越劇改變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一變?yōu)榘袷婢彽某磺{(diào)。
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時,與琴師周寶財合作,袁使“尺調(diào)腔”趨于規(guī)范化,范創(chuàng)造了“弦下腔”。后被其他越劇演員吸收、不斷豐富,發(fā)展成越劇的主腔,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衍化出不同的流派。
1958年至1959年,傅全香&袁雪芬分別在《情探》中的“行路”、《雙烈記》中的“夸夫”中,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六字調(diào)”。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并傳唱。
1959年,由“華東戲曲研究院”設演員訓練班(后改建為上海市戲曲學校)培養(yǎng)的學員畢業(yè)后,分配到上海越劇院組成男女合演的實驗劇團,有計劃地從事男女合演探索。他們運用“同調(diào)異腔”、“同腔異調(diào)”、“同調(diào)同腔”等方法,解決了男女對唱的困難。
1965年,袁雪芬演出《火椰村》時與琴師周柏齡合作創(chuàng)造了“降B調(diào)”唱腔。
越劇的經(jīng)典劇目
越劇自1906年從說唱藝術演變成戲曲后,劇目來源主要三方面:一將原唱書節(jié)目變成戲曲形式演出,如《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劇目;二從兄弟劇種中移植,如從新昌高腔移植的有《雙獅圖》、《仁義緣》、《沉香扇》等劇目,從徽班移植的有《粉妝樓》、《梅花戒》等劇目,從東陽班(婺劇)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劇目,從紫云班(紹劇)移植的有《龍鳳鎖》、《倭袍》、《三看御妹》等劇目,從鸚歌班(姚劇)移植的有《雙落發(fā)》、《賣草囤》、《草庵相會》等劇目;三根據(jù)宣卷、唱本、民間傳說的故事編寫,如《碧玉簪》、《蛟龍扇》、《燒骨記》等劇目。越劇前期主要活動于浙江城鄉(xiāng)。自1917年進入上海的劇場后,演出的大多還是以上三類劇目。1920年以后,越劇進入紹興文戲時期,新增許多劇目,如《方玉娘》、《七美圖》、《天雨花》等,又從海派京劇中學來《貍貓換太子》、《漢光武復國走南陽》等連臺本戲和《紅鬃烈馬》等劇目,從申曲(滬劇)、新劇(文明戲)里學來《雷雨》、《啼笑因緣》等時裝戲。
劇目樣式上,小歌班上演的多數(shù)是整本大戲,有時在大戲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記》之類的生活小戲。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進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幾部戲還以連臺本戲形式演出,如《龍鳳鎖》、《七美圖》用1至3本、3個場次演出。其后,連臺本戲成了紹興文戲時期常用的演出劇目,最長的連臺本戲《薛仁貴征東》、《漢光武復國走南陽》均有30本之多,可連演30個場次。演出劇目輪換頻繁,通常是一本戲只演一場,所演的全是“路頭戲”(后稱“幕表戲”,即在演出前由派場師傅向演員敘說劇情后由演員上臺即興表演)。部分經(jīng)常演出的劇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藝人的拿手戲,內(nèi)中有些場次有相對固定的唱詞,并為同行所沿用而稱為“肉子戲”??傊?,那時既沒有完整臺詞的劇本,亦無專職的編劇人員。
1938年,女子越劇在滬興起,名伶姚水娟為吸引觀眾,除演出傳統(tǒng)老戲外,首聘從事過文明戲的《大公報》記者樊籬編寫新戲,如《花木蘭》、《馮小青》、《范蠡與西施》等劇目。但這些新編劇目也無全部臺詞,只有部分重場戲有唱詞和念白,其余仍需演員到臺上即興唱“路頭戲”。
1938年12月8日—9日,姚水娟在天香戲院復演《花木蘭》時,在報紙廣告上登載“樊籬編劇”的字樣。這是越劇專職編劇人員在報紙廣告上署名的開始。
1942年,袁雪芬創(chuàng)始的“新越劇”吸收了業(yè)余話劇工作者參加,并組成“劇務部”,建立劇目編導制,使用完整的劇本。1942年12月8日,袁雪芬在大來劇場演出的《斷腸人》,是于吟根據(jù)陸游寫的《釵頭鳳》的故事改編的。這是袁雪芬改革越劇后第一部有完整的唱、念臺詞的戲。此后,凡參與越劇改革的劇團都是這樣做的。1942年冬起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為止的“新越劇”時期,各越劇團編演了數(shù)以百計的新劇目,大大拓寬了劇目題材,不僅有反映古代風貌的古裝戲,也有反映近代生活的清裝戲和現(xiàn)代生活的時裝戲,還有反映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蒙裝戲、回裝戲。在取材上不僅有根據(jù)中國古典文學改編的,也有根據(jù)外國戲劇和小說改編的。在品類上不僅有歷史宮闈戲和家庭倫理劇,也有神話傳說戲和社會言情劇等,如《香妃》、《祥林嫂》、《石達開》、《國破山河在》、《太平天國》、《沙漠王子》、《浪蕩子》、《山河戀》等,均為這一時期頗有影響的劇目,《祥林嫂》更是被評論界稱為越劇改革的里程碑。
解放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改方針指引下,越劇自解放初至1966年““””前,在劇目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上海有根據(jù)傳統(tǒng)劇目整理改編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碧玉簪》、《盤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情探》、《追魚》、《打金枝》;根據(jù)文學名著改編的《祥林嫂》、《西廂記》、《紅樓夢》、《孔雀東南飛》;根據(jù)歷史資料新編或改編的歷史劇《屈原》、《則天皇帝》和根據(jù)外國戲劇改編的《春香傳》等。
在浙江由于較早實行男女合演并側重演現(xiàn)代戲,出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現(xiàn)代劇、近代劇,如《五姑娘》、《爭兒記》、《山花爛熳》、《斗詩亭》、《楊立貝》、《血淚蕩》、《金沙江畔》等。古裝戲的創(chuàng)作、整理改編也為數(shù)不少,如《胭脂》、《淚灑相思地》、《灰闌記》、《庵堂認母》等。根據(jù)外國文藝改編的有《沈清傳》。還移植改編了一批來自兄弟劇種與話劇的優(yōu)秀劇目。
其他省市如南京的《柳毅傳書》、《南冠草》,武漢的《毛子佩闖宮》,天津的《云中落繡鞋》、《文成公主》,西安的《紅梅閣》、《狀元打更》等,都是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優(yōu)秀劇目。
““””后,劇目創(chuàng)作上有所開拓和創(chuàng)新,突破了戲曲不能表現(xiàn)領袖人物的禁區(qū),上海越劇院、南京市越劇團以男女合演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具有探索性的現(xiàn)代劇《忠魂曲》、《三月春潮》、《報童之歌》、《魯迅在廣州》等劇目,塑造了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等領袖和偉人的舞臺人物形象。
猜你感興趣:
2.練聲方法大全
3.青衣如何練聲
4.京劇青衣練聲方法
5.練聲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