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shù)民族待人接物的禮儀和風俗習慣
“賓來客至敬杯茶,待人接物第一禮,為人處事第一要?!蹦敲茨銈冎牢覈贁?shù)民族待人待物的禮儀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數(shù)民族待人接物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少數(shù)民族待人接物的禮儀
在云南鳳慶,茶是一種非同小可的“神物”,千百年來,鳳慶人祖祖輩輩敬奉神明用茶,祭奠祖先用茶,祈福消災(zāi)用茶,婚喪嫁娶用茶,探親訪友用茶,定親結(jié)盟用茶……鳳慶人民的生活里,淋漓盡致地演繹著唐人劉貞亮所概括的茶葉“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qū)睡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驅(qū)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p>
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在鳳慶,任何人家來了客人或者親戚朋友,抑或只是路過的陌生人,不論其身份高低,也不論其關(guān)系親疏,都無一例外要先敬上一杯茶,什么飯菜啦,酒水啦,統(tǒng)統(tǒng)都要在喝過茶之后才詢問,主人在寒暄的同時就要馬不停蹄地著手為客人生火、燒水、洗杯、沏茶。
假若客人時間倉促,那就用一塵不染,通體透明的玻璃杯為他沏上一盞“杯泡綠茶”。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千姿百態(tài)的茶芽在杯中隨波晃動,栩栩如生,宛如春蘭初綻,又似有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若是客人時間充裕,則必定為他烤制一罐極具地方特色的“百抖茶”。
1639年,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路過鳳慶,夜宿高枧槽時,一梅姓老人就是用百抖太華茶招待徐霞客的。徐霞客喝后嘴角留香、神清氣爽,認為鳳慶人“頗能慰客”,便寫入了日記,加以頌贊。從那以后,有些文字資料便把“百抖茶”說成是招待貴客時才烤的,其實不然,鳳慶人家來了任何客人,只要時間允許,都會烤一罐百抖茶款待。
賓主不分主次圍著火塘坐定,燃起熊熊的篝火,架上燒水的銅壺,同時將帶有彎把兒的拳頭大小的小砂罐放到熱辣辣的火炭上加熱,燒一會兒聞一下,再燒一會兒又聞一下,等到小砂罐燒熱到預(yù)期的火候時,取一小把利用太陽光自然干燥的曬青茶徐徐放入小砂罐里,緊接著開始上下抖動小砂罐,使罐里的茶葉不停地翻騰起來,然后又將小砂罐放回火塘里面再次燒烤,過一會兒再端出來上下抖動一陣,并放到鼻子下面聞一聞,這樣反反復(fù)復(fù)地烤烤抖抖,抖抖聞聞,約抖至上百下之后,小砂罐里的茶葉就“葉芽片片黃,葉梗棵棵泡, 脆似螃蟹腳”了。
這時,銅壺里的水也沸騰了,嘩嘩嘩地漲個不停,拎起來對著小砂罐的口兒將適量的開水沖入小砂罐里面。原本滾燙的開水遇到熱辣辣小砂罐再度加熱后,罐口處立時升騰起一層層跳動不停的水花熱浪,發(fā)出清脆的、如雷鳴般的聲響。霎時間,火塘四周乃至整個屋子里都蕩漾著醇厚的茶香??腿梭@嘆折服不已,盛贊百抖茶藝,感謝鳳慶人給他的禮遇。主人卻是習以為常的神情,對客人道:“客來敬杯茶,澆開友誼花;香茶不分家,朋友滿天涯。”然后心無旁騖地為客人斟茶、敬茶,與客人共同品味濃香和回甜。
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是特定社會文化區(qū)域內(nèi)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guī)范。“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56個民族變化多樣的風俗習慣吧~
藏族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jié),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jié)也越隆重。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yīng)微笑點頭為禮;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后,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藏族一般男女分坐,并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藏族同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jīng)書、佛珠和護身符等圣物,認為是觸犯禁規(guī),對人畜不利;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tǒng)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guān)。藏族的民間節(jié)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jié)、浴佛節(jié)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jié)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是人們?yōu)榱藨c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回族
回族民間節(jié)日開齋節(jié)(也叫肉孜節(jié)),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yīng)封齋。
傣族
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jié)是最盛大的節(jié)日,這一節(jié)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并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
壯族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____。著名節(jié)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jié)等,最隆重的節(jié)日莫過于春節(jié),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jié)、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朝鮮族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jié)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jié)日是:元日(春節(jié))、上元(元宵節(jié))、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tǒng)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滿族
滿族非常重禮節(jié),平時見面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要請安后才能說話,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禮節(jié)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家里一般都有“萬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貴,用來供奉祖宗,不能隨意去坐;給客人上菜必須成雙成對,客人一旦接受婦女的敬酒,就必須喝干,否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滿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準殺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帶有狗皮的衣帽;滿族信仰薩滿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時,以豬和豬頭為祭品。宰殺前要往豬耳朵內(nèi)注酒,如豬的耳朵抖動,則認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殺了,俗稱“領(lǐng)牲”。
土家族
若有是逢年節(jié)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里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土家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吃新節(jié),舍巴日,趕年,牛王節(jié),花朝節(jié),洗神節(jié)等。
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待人接物很講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和朋友時,習慣于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后把身體向前傾30度,并連聲問好;無論做什么事都長者優(yōu)先,對長者相當尊重,小輩在長者面前不喝酒、吸煙;家里來了客人,全家都出來歡迎,然后女主人以十分真誠的態(tài)度,用盤子端來茶水。禁食豬肉、驢肉、食肉動物及兇禽猛獸;禁食一切動物的血。
維吾爾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庫爾班”節(jié)(古爾邦節(jié))、肉孜節(jié)(開齋節(jié))。過節(jié)時,維吾爾族群眾無論男女老少都穿著節(jié)日盛裝,相互登門拜訪祝賀。
俄羅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