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2)
時間:
魏瑤瑤1由 分享
三、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對策
?。ㄒ唬└淖儓D書館的運行機制,增強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動力
圖書館的運行機制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增強圖書館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適應新形勢下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需要。比如,建立圖書館內在的投入與效益的運行機制,實行有償服務,既要重視社會效益,又要重視經濟效益,使圖書館逐步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將圖書館從目前的非獨立狀態(tài)下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法人;樹立“經營圖書館”的現代服務理念,在圖書館之間展開競爭,提高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與自身的相關度,圖書館才會將具有個性化服務要求的人群當作上帝,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用戶至上,才能產生內在動力,主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
(二)貫徹以用戶中心的理念
以用戶為中心”要求圖書館將信息服務的重心切實轉移到用戶的需求上來。這里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圖書館各項服務功能與設施,要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進行設計和安排;二是要創(chuàng)建個性化的信息環(huán)境,按用戶或用戶群的特點來組織信息資源,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在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時要確保這種服務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切實從用戶的實際的需求出發(fā),用戶能從中獲取較大的便利,而不是麻煩。同時,要尊重用戶。一方面要確保其數據的安全以及個人隱私不被濫用,另一方面,要尊重用戶的選擇,如果要自動跟蹤用戶的需求以建立動態(tài)需求模型,一定要征得用戶的同意,不要擅自進行。
(三)拓展個性化信息服務
圖書館應視自身資源、服務目標、用戶需求、資金、技術和人員等條件,找準切入點。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逐步拓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方式,探索個性化信息服務實現途徑。實施個性化信息服務首先應限在內網進行。個性化信息服務為每個用戶建立用戶模型,提供特定服務,是一項很耗費時間與精力的工作,在實施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初期只能局限在本館內部合法用戶內進行。出于知識產權、用戶隱私和系統安全等方面的考慮,要針對所有因特網用戶開放也不太現實。個性化信息服務從服務形式上看,也有多個層次可供選擇。一是選定特定用戶、主題或任務,為用戶提供定制的web頁面、門戶站點、信息頻道或信息欄目;二是選擇若干重大主題或重要用戶,從信息代理做起,定向發(fā)布、推送文獻與網絡信息資源,如網上SDI。三是深入開展網絡信息咨詢,建立知識庫,為用戶提供決策支持服務。
(四)改善基礎信息服務
完善的網絡信息服務環(huán)境是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必要前提,一方面,用戶只有在基本的信息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會去考慮自己的個性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開展有賴于完善的基礎信息服務提供支撐,如網絡資源導航、特色數據庫的建設等。因此,圖書館要不斷完善網絡基礎信息服務,并對各種服務方式進行整合和集成,逐步建立起包括O隊C、數據庫查詢、網上定題咨詢(SDI)、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網上用戶教育等完備的服務體系。信息集成服務就是要將大量的分散的資源按一定的主題、一定的任務進行智能化的聚集,并通過統一的檢索服務,最終實現信息資源組合效果的一種服務。
(五)充分利用新媒介
隨著電腦手機的日益普及,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可以圖書館,利用新媒介進行服務的拓展。隨著3G時代到來,更是為手機圖書館營造了基礎,在電子化、網絡化的時代大格局下,圖書館開拓手機閱覽業(yè)務已是大勢所趨,國內,上海圖書館率先開通了全國首家“手機圖書館”, 讀者只要憑上圖讀者卡和身份證,就能借用電子閱讀器或電子書,隨時閱讀圖書。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通過無線網絡,隨時隨地的下載文獻資源,真正體驗到信息沖浪的享受,另外在讀者閱讀時,手機用戶還可以在手機上通過書簽、筆記等方式,將重點字句高亮保存等等,既保證了閱讀的時效性,又提高了閱讀的享受,成本僅僅是少量的GPRS流量費,沒有其他任何額外的費用,普通的大眾用戶都可以消費的其,讀者還可以進行諸如問答咨詢、到期提醒、文獻請求、信息定制等活動。只要手機在手,無論用戶身在何處,就能夠通過手機圖書館享受信息時代的人性化服務。
總之,傳統的服務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用戶呼喚著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方式的出現。對當代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目前,由于各種條件的制約,個性化信息服務在圖書館領域還處于初步的探索和發(fā)展階段,還需要我們在今后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田翟.圖書館多粒度個性化信息服務[J].情報雜志,2003,(07):46.
[2]譚賽霞.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J].中國西部科技,2006,(30):87-89.
[3]董忠田.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基本理念[J].圖書館學研究,2006,(09):124-130.
[4]楊小云.個性化信息服務—圖書館服務新的理念[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研究,2006,(18):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