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yè)論文>文化>文化研究>

中國民俗文化論文范文參考論文

時間: 秋梅0 分享

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民俗文化論文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民俗文化論文篇1

淺談翻譯與民俗文化

摘 要: 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F(xiàn)今雖然已經(jīng)有不少民俗文化研究學者對文字資料進行了整理,但是關于民俗文化的對外宣傳工作仍不夠,不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推介。本文以功能翻譯理論為基礎,結合對民俗文化對外宣傳冊資料翻譯策略的分析,研究了在其指導下的旅游資料的翻譯工作。對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進行準確的翻譯,不僅是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更是翻譯活動的升華。

關鍵詞: 民俗文化 翻譯 功能翻譯理論

一、翻譯與民俗文化的關系

隨著中國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中國各民族開始走向世界的舞臺,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各民族的文化和生存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準確的民族文化翻譯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文化是人類智慧和勞動創(chuàng)造的產(chǎn)物,廣義的文化包括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時代特征。目前對于文化的理論界定大致有三種看法:第一,個體文化論;第二,跨文化交際論;第三,文化區(qū)域論。大致以文化—語言文化—國度語言文化—民族語言文化—方言文化—區(qū)域文化—群體文化—個體文化的模式體現(xiàn)其豐富的內(nèi)涵走向。文化的溝通需要一定的載體,它們正是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翻譯展現(xiàn)外族異域的政治宗教、人文地理和民風民俗的多彩畫卷。語言文字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種表象形式,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所以,對于以語言轉(zhuǎn)換為基礎的翻譯活動來說,文化傳達就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筆者以功能翻譯理論為基礎,分析了民俗文化對外宣傳冊資料翻譯策略,研究了在其指導下的旅游資料翻譯工作。對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進行準確的英文翻譯,不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更是翻譯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功能翻譯理論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的萊思(K.Reiss)、弗米爾(H.J.Vermeer)、曼特瑞(J.H.Manttarix)和諾德(C.nord)等學者提出的“功能翻譯理論”為翻譯理論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此理論的核心是翻譯目的和譯文功能。功能翻譯理論的主要理論包括萊思提出的文本型與翻譯策略論,曼特瑞提出的翻譯行動論,弗米爾的目的論和諾德的翻譯為本語篇分析理論。

弗米爾認為翻譯是言語和非言語符號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翻譯是一種人類的活動。根據(jù)行為理論,他將人類的活動定義為有意識、有目的地發(fā)生在給定情境下的行為。鑒于任何情境都是鑲嵌于文化的大環(huán)境之中的,翻譯就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而應該更加注重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功能取向差異。

因此,功能翻譯理論與以往的語言學或?qū)Φ壤碚撓啾龋谠凑Z文本的角色上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弗米爾曾經(jīng)說過,翻譯就是在目標語文化中重現(xiàn)源語語言文化所提供的某些信息。他提出的翻譯目的論(Skopostheorie)奠定了功能語言派理論的基礎,創(chuàng)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論。目的論徹底擺脫了以源語為中心的等值論的束縛,關注的重點不再是譯文與原文之間是否對等,而是認為翻譯應該以譯文預期功能為目的,選擇最佳的翻譯策劃。無論何種翻譯,最高規(guī)則都是“目的準則”。

弗米爾這樣解釋“目的準則”:每個文本均為既定目的而產(chǎn)生,亦應該為此目的服務。由此,目的準則指:譯、釋、讀、寫皆遵循某種方式,此方式可讓文本、譯本在其使用的環(huán)境下運行。功能翻譯理論強調(diào)翻譯是一種“目的性行為”,一種“交際活動”和“跨文化活動”,涉及翻譯發(fā)起人、譯者、譯文接受者等因素。功能翻譯理論對翻譯過程的描述與應用翻譯的實際要求和內(nèi)容十分契合,因為在應用翻譯領域,不論是對外宣傳還是經(jīng)貿(mào)活動,其中的文化交流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所以通過分析旅游資料各類型文本目的、功能和特征,就可以運用功能翻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導旅游翻譯實踐。

三、翻譯材料的文本的類型和功能分析

根據(jù)萊思的觀點,文本類型有三種: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萊思總結了各類型文本的特點和它與翻譯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三種文本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分別為“內(nèi)容”、“形式”和“效果”。每一種文本至少具有三種功效中的一種,并且只有一種功能居主導地位,另外兩種居從屬或次要地位,語言和文化的選擇都應為實現(xiàn)此功能而服務。

旅游文本有別于參考資料(力求信息的準確性再現(xiàn))或者詩歌(力求源語藝術形式的再現(xiàn))等文本類型,其主要功能是傳達景點信息和感染旅游者,這種文本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要從屬于文本所要達到的言外效果”。按照萊思的觀點,文本概念、文本類型和文本的翻譯目的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文本類型理論可以幫助翻譯人員確定翻譯目的所需的合適的對等程度。

分析旅游文本的特點在于更加準確地確定旅游文本的功能,找到合適的翻譯方法。旅游文本對景點的宣傳、推介作用不可小覷,因其具有信息性、啟迪性和促銷性等特點,是海外旅游者對特定旅游目的地進行形象定位、獲取信息的重要源頭。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客觀、精確、有針對性地提供旅游者旅游信息,提高消費者滿意程度,次要功能是兼具喚情的特點,這一點在旅游廣告中的體現(xiàn)尤為突出。

(一)翻譯目的

功能翻譯中的術語skopos通常指譯文的交際目的。民俗文化對外宣傳材料的英譯目的是產(chǎn)生一種對于英語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際作用的文本,介紹中國民俗文化的信息,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形象。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譯者應根據(jù)委托人的要求擁有一份詳盡的翻譯綱要。

(二)翻譯綱要

諾德認為翻譯綱要可以說明需要何種類型的翻譯。文本所探討的主要是版式固定、附有彩圖和簡要文字說明的民俗文化對外宣傳小冊子。作為譯者的指導綱要,民俗文化對外宣傳材料音譯的翻譯綱要至少包含以下內(nèi)容。

1.預期的文本功能

信息、感染功能。譯文和原文功能大體相同。信息功能指的是提供關于中國民俗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特有景點等方面的信息。感染功能指的是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推介和提升中國形象。民俗文化對外宣傳小冊子應該包含這個民族的各方面的內(nèi)容介紹,例如風俗節(jié)慶、建筑的歷史和風格特色、民族傳統(tǒng)服飾、禮儀風俗特色等,并且為了更好地讓西方讀者理解個別異國風情,在恰當?shù)牡胤綉缴蠄D片解釋和說明,增強渲染和說服力。

2.預期的譯文接受者

包括想了解中國、來華旅游、投資貿(mào)易、從事文化交流等外國人士、團體或者組織。他們大多缺乏關于中國語言、文化和社會的背景知識。不同的文化背景讀者,需要不同的譯文。因此,譯者應該充分考慮到譯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知識、交際需要和由此產(chǎn)生的期待心理,適度補充相關背景知識,或者相應刪減一些對于目標讀者來說過于冗長的信息。譯文應該在接受者身上產(chǎn)生預期的反應。例如不少少數(shù)民族文化面臨失傳的嚴峻形勢,這些民俗文化亟待應承時代的發(fā)展,抓住機遇,拓寬宣傳渠道,招商引資,將文化特色推向世界,因此必須在傳統(tǒng)的文化翻譯版本上作出修繕,使其既具文化特色又具商業(yè)發(fā)展特色。

3.文本制作或者接受的動機

譯員應該分清對外宣傳冊子的具體制作動機,是對外的一般性文字介紹,是吸引旅游客源,還是招商引資等。只有確定了文本制作的動機,才能確定優(yōu)先傳遞的信息。民俗文化宣傳不應該止步于對文化的闡釋和說明,當它與對外宣傳相結合時,就必須具有可觀性和可推崇性,將其與不同的外界文化相融,讓讀者得到文化異同感之外的喜悅之情。

4.對外宣傳材料英譯的翻譯策略

根據(jù)翻譯目的和翻譯綱要,對外宣傳材料的英譯應產(chǎn)生對于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際作用的目標文本,實現(xiàn)譯文的信息和感染功能。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譯者堅持不懈地合作和批評,以求得切合文意的成果。

四、結語

當前,中國的入境游發(fā)展迅速,把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國家和外國游客與日俱增。如何抓住這一時代性的發(fā)展契機,傳播獨特的中國民俗文化,使中國走向世界是我們對外宣傳的重點。要提高旅游資料的翻譯質(zhì)量,就必須對旅游資料特點進行認真的分析,充分考慮文本的功能特征和翻譯策略的關系。功能翻譯的目的論對旅游資料的翻譯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中國人和西方人處于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中,對信息傳播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思維模式、表達方式各有特點。在實際操作中,民俗文化翻譯難免有些生僻,譯者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信息進行恰當?shù)脑鰟h或者改寫,采取適當?shù)姆g方法,如注釋性增譯、修辭性省譯、整合性改譯等,實現(xiàn)具體的翻譯目的。

參考文獻: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Routledge Publishing.1994.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t.Jeromy Publishing,2001.

[3]樊嘉祿,賈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幾點建議[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4]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5]徐敏慧,董華.從功能翻譯理論看對外宣傳材料漢譯英[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7(3).

[6]徐魯亞.民族文化翻譯策略的探討[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6).

[7]袁瓊.功能翻譯理論視域下旅游宣傳資料的翻譯[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1(18).

[8]張小華.翻譯與青海民俗文化[J].翻譯與青海民俗文化,2007(33).

民俗文化論文篇2

試談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這個聳立于地球之巔、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氣勢傲然于世。千百年來,生活于這塊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門珞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西藏 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內(nèi)蘊和特有的高原風采深受世人的矚目和關注。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們共同體在長期的 歷史 發(fā)展 過程中形成的習俗慣制,文化是指人類在 社會 歷史 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的活動方式。顯然,民俗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

民俗文化產(chǎn)生的歷史十分久遠。人類要生存,離不開基本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衣、食、住、行的物質(zhì)民俗行為便與人類的活動相伴相生。人類要繁衍發(fā)展,離不開兩性交媾與生育,自身的生產(chǎn)即“種的繁衍”至關重要,由此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婚、育習俗。其他諸如信仰、禮儀、 節(jié)日、游藝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動過程中逐漸出現(xiàn)和形成的。可以說,自從有了人的活動,便有了文化的創(chuàng)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動形式。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為物質(zhì)民俗、社會民俗和精神民俗幾大類別。物質(zhì)民俗指人們?nèi)粘5囊?、食、住、行等生產(chǎn)生活方式及相關的習俗禮儀;社會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喪嫁娶及人生禮儀等相關 內(nèi)容 ;精神民俗則以信仰、節(jié)日、民間 文學和游藝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蓋著人類民俗文化的一切領域和方面,同時,又自成體系,內(nèi)容極為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與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

考古學和地 理學 資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類的故鄉(xiāng)之一。至遲在1萬至5萬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類的活動足跡。發(fā)現(xiàn)于藏南定日縣蘇熱、藏北申扎縣珠各勒、多格則和各聽、阿里日土縣扎布等五處地點的達200余件舊石器便是明證。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進入了新石器 時代 。[1]阿里、那曲、拉薩、昌都、山南、林芝、墨脫等地幾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發(fā)現(xiàn),特別是昌都卡若遺址和拉薩曲貢遺址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證明西藏高原的遠古先民已創(chuàng)造了堪與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

如果說混沌之初人類之始以至舊石器時代民俗文化的具體情形我們還無從知曉,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濫觴則有據(jù)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遺址的發(fā)掘為我們提供了一幅西藏遠古先民生活的圖景??ㄈ暨z址位于西藏東部昌都西南約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遺址面積約10000平方米,發(fā)掘出土了大量 建筑遺跡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種動物骨骼、糧食等。發(fā)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圓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種類型。發(fā)掘出用作生產(chǎn)工具的各種石器近8000件,骨器約400件。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種器形。裝飾品共出土50件,種類有笄、璜、環(huán)、項飾、貝飾、牌飾等。[2]卡若文化為我們展示了西藏遠古先民衣、食、住、佩飾等物質(zhì)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風貌。

繼卡若遺址之后,拉薩曲貢遺址為我們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區(qū)距今三四千年前遠古居民生活的情形。曲貢遺址分早期文化遺存和晚期文化遺存。在早期文化遺存中,出土了多種器形的石磨盤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這些磨盤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

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種類有罐、盂、杯、碗、豆、盤、器座等,以罐為主。出土裝飾品23件,質(zhì)料為骨、陶、石三種,其中有骨牌飾1件,骨笄7件。出土的動物骨骼中有牦牛、綿羊和狗等,牦牛和綿羊在當時飼養(yǎng)已比較普遍。在晚期文化遺存中,發(fā)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為豎穴土坑式,平面形狀有長方形和方形兩種,墓坑內(nèi)一般用礫石塊堆壘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貢土坑石室墓的絕對年代當在公元前8世紀前后,最晚不會晚于公元初年。在M203墓坑內(nèi)出土一件鐵柄銅鏡。曲貢遺址還出土了兩件網(wǎng)綴,在幾座灰坑中還發(fā)現(xiàn)了魚骨。[3]這一切,都為我們提供了了解當時拉薩一帶土著居民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資料。

西藏各民族豐富的神話傳說,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遠古先民的生活史。藏族、門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變?nèi)恕钡纳裨?,講述遠古先民樹居野處,以采集和狩獵為生,后逐漸繁衍,形成人類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許多神話,還講述了人類如何受鳥的啟發(fā)發(fā)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動的啟迪學會了織布等。

據(jù)敦煌 文獻 和藏文史籍載,西藏古代曾經(jīng)歷過眾小邦統(tǒng)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補野部后來不斷壯大。約公元前3世紀,聶赤贊普作為第一個贊普(王)出現(xiàn)于藏族歷史上,當時還修建了稱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宮堡。到第30代贊普達日年塞時,諸小邦的大部分領地已歸于悉補野治下。經(jīng)過松贊干布祖孫三代的勵精圖治,在公元7世紀初,統(tǒng)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政權。

其時,“南方之‘珞’與‘門’”亦被收為屬民,當時珞瑜的珞巴人和門隅的門巴人已臣屬于吐蕃政權。吐蕃時代,是藏族文化大發(fā)展的時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興旺繁盛的時期。從史料看,當時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和炒面,飲以酒漿和茶,住為“屋皆平頭”的民居和“拂廬”(帳篷),信仰有 自然 崇拜、苯教和佛教,娛樂有歌舞、棋類、球類、抱石、賽馬、摔跤等形式。此外,禮儀、婚喪等都有成文的規(guī)定和俗成的定制。在吐蕃時代就已成型的民俗生活的基本范式,一直綿延發(fā)展, 影響 至今。

吐蕃之后的一千多年間,隨著西藏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和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擴大,西藏民俗文化得以不斷發(fā)展和豐富,成為獨具特色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藏民俗文化自成體系,源遠流長,具有鮮明的特征。這些特征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區(qū)別于其他民俗文化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生活于特定的地域范圍內(nèi),其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與地理 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生活的地理空間和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也是從事生產(chǎn)活動以及獲取生產(chǎn)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源泉。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而各地的地理環(huán)境無論是地質(zhì)、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因素以及它們有機構成的自然綜合體,都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因此,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必然帶著各自鮮明的地域特征。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居住于不同地域,其文化也會有一定的差異。西藏民俗文化正是如此。

西藏民俗文化產(chǎn)生于西藏高原這一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地域范圍內(nèi)。西藏地處世界屋脊,其北部是昆侖山脈,西北部是喀喇昆侖山脈,中部是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東部是橫斷山脈。這些高大的山脈構成了高原地貌的骨架。西藏的地勢和地形結構可分為藏北高原(包括阿里高原),地處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間,即“羌塘”(意為北部高地)的廣大地域。藏南谷地,位于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包括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等流域。喜馬拉雅山地,主要指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和東南坡。藏東高山峽谷區(qū),即西藏最東部的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峽谷地帶,地處橫斷山區(qū)。[4]

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獨特的西藏民俗文化。遼闊的藏北高原地勢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境內(nèi)有眾多的湖泊和縱橫的水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和天然的牧場。人們世代逐水草而居,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高原游牧文化。牧民食以乳酪牛羊肉,穿、用以裘皮和毛織品,居以牛毛帳篷,行以馬、牛代步和馱運。還有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賽馬、剽悍的性格,處處展現(xiàn)出游牧文化的風姿。藏南谷地海拔在2700-3700米之間,這里土層深厚,土壤肥沃,適宜農(nóng)耕。人們從《猴子變?nèi)恕返纳裨挄r代開始便從事農(nóng)耕活動,延續(xù)至今,創(chuàng)造了西藏的 農(nóng)業(yè)文明。人們食以糌粑,聚族居于平頂?shù)臉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平原,是西藏遠古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相傳西藏最古老的居民首先出現(xiàn)于此。西藏的第一塊農(nóng)田、第一座房屋、第一個贊普,無不與雅隆河谷相 聯(lián)系。正是雅隆悉勃野部的崛起,經(jīng)過長達數(shù)百年的攻伐兼并,到公元7世紀前期才由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西藏高原各部,建立了統(tǒng)一的吐蕃政權,使西藏的文化地域最終形成。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qū)仍是西藏最主要和最富庶的農(nóng)業(yè)區(qū)。藏東三江流域?qū)俑呱綅{谷區(qū),江河切割,溝壑縱橫,氣候呈立體分布。人們從事半農(nóng)半牧的 經(jīng)濟 活動,依山勢建房聚族而居。喜馬拉雅山南坡和東南坡氣候溫和,多雨潮濕,森林密布,動植物資源豐富,決定了人們的經(jīng)濟活動方式長期以采集和狩獵為主,兼事刀耕火種的傳統(tǒng)農(nóng)耕。由于多林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建房蓋屋多以林木為主。潮濕的氣候又使人們居住于桿欄式竹木樓內(nèi)。正是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決定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差異,并導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

西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區(qū)別于西藏高原以外其他民俗文化的顯著標志。同時,在西藏高原內(nèi)部又有許多小的地理單元,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又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它們共同構成了西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風貌。

2、民族性特征

西藏民俗文化是由西藏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藏族、門巴族、珞巴族以及@①人和夏爾巴人,他們共同生活于西藏高原,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從 語言到婚喪嫁聚,從信仰節(jié)日到衣食住行,在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西藏民俗文化表現(xiàn)出的民族性特征,又與其地域性特征有某種一致性。藏族主要居住于雪域高原,而門巴族、珞巴族、@①人和夏爾巴人無一例外生活于喜巴拉雅山南坡和東南坡的廣大地域。

藏族是西藏高原的主體民族,從分布地域和人口數(shù)量看都占絕對優(yōu)勢。藏族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她的建筑、 醫(yī)學、天文歷算、宗教典籍、文學 藝術 、歌舞戲劇等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是中華文化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藏民族的民俗文化恢宏博大,在西藏民俗文化系統(tǒng)結構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

門巴族和珞巴族也是西藏高原的遠古居民,他們的族稱源于其居住地“門隅”和“珞瑜”。在古藏文文獻和碑銘石刻中,有對“門”和“珞”的記載。如公元823年立于拉薩的《唐蕃公盟碑》記載了“門”聽命于吐蕃的內(nèi)容:“此威德無比雍仲之王威嚴煊赫,是故,南若門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雖均可爭勝于疆場,然對圣神贊普之強盛威勢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也?!盵5](P43)這是藏文文獻中對“門”的最早記載。藏族著名學者恰白·次旦平措先生指出:“‘門’這個詞,在藏文中指地勢低凹,山谷狹窄,被濃密的原始森林覆蓋之地”,并考證:“中印邊界東段的傳統(tǒng)界線與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之間包括門隅、珞瑜、下察隅等在內(nèi)的廣大地區(qū),……在西藏的歷史上,以上地區(qū)的總名稱就叫‘門隅’。居住和生息在那里的人們,被稱作‘門巴’(包括珞巴人)?!盵6](P1)敦煌吐蕃文獻中有對“珞”的記載?!抖鼗捅就罗瑲v史文書·大事記年》第三條有如下記述:

“及至鼠年(高宗永徽二年,壬子,公元652年)贊普駐于輾噶爾。大論東贊撫服‘珞’、‘贊爾夏’。是為一年?!盵7](P101、207)這是關于“珞”的最早記載。

后期的藏史典籍也多次記載了“門”和“珞”的情況。如成書于1363年的《紅史》在講述松贊干布的 事跡時記載道:“將南面的‘珞’、‘門’,西面香雄,北面的突厥,東面草地居民和森林居民收歸治下”。[8](P32)藏族學者巴臥·祖拉陳瓦于1564年所著的《賢者喜宴》一書,除有與《紅史》相同的記載外,還具體描述了“門”人和“珞”人的生活情形:“……食不種自收之谷,以樹葉為衣,好似動物住在森林里,如同‘珞’和‘門’人遍布藏區(qū)?!盵9](P155)這些史料說明,門巴和珞巴是自古就生息、繁衍于西藏高原的土著居民。

門巴族生活的門隅地區(qū)位于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北依藏區(qū),東連珞瑜,南抵印度,西鄰不丹,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這里自北部海拔4000多米逐漸向南降至海拔1000米左右,形成了一個由北向南傾斜的低地。門隅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門巴族在長期的 歷史 發(fā)展 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俗 文化。

珞瑜位于門隅以東、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以南,珞巴族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在珞巴族生活的上珞瑜墨脫地區(qū),多次采集到石斧、石錛、石鑿和石紡輪等磨制石器,說明遠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 時代 ,珞巴人就是喜馬拉雅山林的主人。珞瑜地區(qū)山高林密,峽谷縱橫, 交通 險阻,與外界 聯(lián)系極為困難。珞巴族在封閉的地理 環(huán)境中發(fā)展十分緩慢,直至20世紀50年代,許多部落仍以采集和狩獵為主,輔之以刀耕火種的農(nóng)耕。生產(chǎn)工具極為落后,以木質(zhì)工具為主,鐵器很少。其 社會 發(fā)展處于父系氏族社會階段。原始的生產(chǎn)方式和社會關系結構,是珞巴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生成的土壤,決定了珞巴族民俗文化古樸、拙野的風貌。珞巴族民俗文化在西藏民俗文化中獨樹一幟,特色鮮明,許多民俗現(xiàn)象還帶有初級階段的某些特征。

@①人和夏爾巴人也是世居西藏高原的古老居民。@①人分布在西藏高原東南部察隅一帶的額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萊曲流域,其境東接緬甸,南抵印度,西鄰珞瑜,北依藏區(qū)。境內(nèi)地勢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chǎn)豐富,其地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譽。@①人同珞巴族關系密切,其地域環(huán)境和社會發(fā)展程度與珞巴族很相似,民俗文化也有許多相通之處。夏爾巴人居住于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樟木口岸和定結縣陳塘一帶, 目前 多數(shù)人生活于中尼邊境和尼泊爾東北部。夏爾巴人古代曾居住在西藏東部,后遷徙至現(xiàn)境生活至今。夏爾巴人的文化同藏族文化關系密切,民俗文化受藏族文化 影響 很深。同時,夏爾巴人的民俗文化又帶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西藏各民族創(chuàng)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構成了多元整一斑斕多姿的西藏民俗文化。

3、互融性特征

西藏民俗文化的互融性特征,首先表現(xiàn)在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改造融合方面。

西藏這片廣大的地域,并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孤島。從地理位置看,西藏地處亞洲腹地,是東亞、南亞和中亞的連接帶和樞紐。從文化地域看,又處于東方文化、南亞文化和中西亞文化相接觸、撞擊的交匯點上。自古以來,西藏就同周邊地區(qū)有著交往和聯(lián)系。昌都卡若遺址發(fā)掘的遺存文化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西藏文明便與黃河流域文明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拉薩曲貢遺址出土的鐵柄銅鏡,據(jù)研究可能來自中亞或南亞,證明至遲在公元前8世紀,西藏就同中亞和南亞有著文化交往,[3](P216)在吐蕃時期和吐蕃以后,西藏同周邊民族地區(qū)尤其是同中原地區(qū)在 政治 、 經(jīng)濟 和文化上的交往進一步擴大。印度、尼泊爾佛教文化,中原儒家文化,以及 建筑、工藝、 醫(yī)學、歷算等傳入西藏,對西藏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西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的吸收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改造融合的過程,在吸收的新文化中不斷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魂,對外來文化經(jīng)過選擇和取舍而融入本土文化結構中。因此,西藏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始終未失去自己的個性而成為獨樹一幟的高原文化。

其次,表現(xiàn)在區(qū)內(nèi)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融上。西藏各民族雖有各自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他們共同生活于西藏高原這一地域范圍,彼此間交往的歷史相當久遠,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藏、門、珞都有“猴子變?nèi)恕钡纳裨?,門巴族有《三兄弟河》的傳說,珞巴族有《阿巴達尼和阿巴達珞》的神話,@①人有《阿加尼》的傳說。這些神話傳說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認為西藏境內(nèi)的藏、門、珞、@①人祖先是同胞兄弟,反映了西藏各民族緊密的文化聯(lián)系和對同一血緣祖先的認同 心理。在西藏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藏族文化始終處于強勢地位,對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化產(chǎn)生的影響較大,門巴族和夏爾巴人的文化便較多地受到了藏族文化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藏族文化的色彩。然而,民族文化交流從來都是一個雙向交互作用的過程,彼此的文化相互產(chǎn)生影響、互融和滲透。就門、藏文化交流而言,門巴族文化也曾對藏族文化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如第六世__喇嘛倉央嘉措的詩歌《倉央嘉措情歌》便是門、藏人民共同喜愛的藝苑奇葩,是門、藏文化交流的結晶。

再次,表現(xiàn)于宗教文化與世俗文化的互融。

宗教,在傳統(tǒng)西藏社會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對西藏民俗文化也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繁多的宗教 節(jié)日與儀式,日常信仰禮俗中的念經(jīng)、祈禱、轉(zhuǎn)經(jīng)等活動,婚喪嫁娶中的種種繁縟禮俗,無不帶有宗教影響的深深印跡。

然而,西藏民俗文化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一面,表現(xiàn)出宗教與世俗互融統(tǒng)一的特征。就物質(zhì)民俗而言,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為獲取生產(chǎn)和生活資料所從事的活動是最現(xiàn)實最功利的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只是手段,使莊稼豐產(chǎn)、吃飽穿暖、出行平安才是目的。在社會和人生禮儀習俗領域,婚、育、喪等活動中有較多的與宗教相關的儀式,但其目的仍是關注生者的幸福與平安,或讓死者早日轉(zhuǎn)生找到理想的歸宿。節(jié)日活動中人們虔誠地瞻佛拜神,觀看宗教戲劇表演,有著神圣莊嚴的一面。同時,人們舉行和參加節(jié)慶活動主要是追求歡樂和愉悅,節(jié)日活動中的歌舞、摔跤、射箭等游藝競技活動更是以追求娛樂為目的。西藏民俗文化有著宗教性與世俗性的互融統(tǒng)一,神圣性與娛樂性的互融統(tǒng)一的特點。

4、時代性特征

民俗文化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民俗文化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物。任何民俗文化現(xiàn)象都積淀和融鑄著該民族千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文化狀況。民俗文化既有歷史的傳承性,又因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和變化,呈現(xiàn)出特定時代的文化風貌。在西藏民俗文化發(fā)展史上,卡若文化、吐蕃文化和封建農(nóng)奴制文化都帶著鮮明的時代印跡。

在當代,西藏民俗文化的時代性特征更為明顯。隨著西藏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 現(xiàn)代 化進程的推進,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觀念都發(fā)生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表現(xiàn)于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還是節(jié)日游藝,無不表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變遷與歷史進步。

風情習俗是民族的標識和徽記。一個民族的習俗文化,又是最能體現(xiàn)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審美情趣的文化現(xiàn)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現(xiàn)了西藏各族人民堅忍不拔的奮進精神、剛毅、強悍的民族性格和誠信無私的道德原則,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風貌。

堅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奮進精神,是西藏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質(zhì)。西藏高原, 自然 環(huán)境極為嚴酷?;虮煅┑亍⒏吆毖?,或峽谷縱橫、山高路險。在這樣一個近乎生命禁區(qū)的嚴酷自然環(huán)境中,西藏各族人民以頑強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生生不息、奮斗不止,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為之驚嘆的燦爛文化。在洪荒遠古時代,食物極為匱乏,先民們或采集或狩獵,后又馴養(yǎng)牦牛綿羊,以肉為食以皮為衣。狩獵、耕種缺乏工具,先民們以石以骨以木為器,一步步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古老文明。地震、冰雹、洪水、瘟疫等天災,攻伐、爭斗、殺戮等人禍,雖然給高原人帶來過種種磨難,但人們?nèi)砸灰载炛磺粨系仡B強生存了下來。經(jīng)過長達數(shù)千年的不懈奮斗,雪域高原上出現(xiàn)了巍然聳峙的雍布拉康、布達拉宮和金碧輝煌的佛堂廟宇。還有汗牛充棟的典籍,獨具特色的藏醫(yī),瑰麗多姿的 藝術 ,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正是高原人那堅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奮進精神,才有了如此輝煌的西藏文化的偉大創(chuàng)造。這種堅忍不拔的奮進精神,今天仍是建設新西藏,開創(chuàng)新生活的動力源泉。

西藏民族剛毅、強悍的民族性格,來自于生存環(huán)境的壓力和嚴酷自然環(huán)境的磨礪。在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的時代,人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渺小而無助,惟有力量、勇敢、堅毅與自強不息,才能維系生命的延續(xù)和保證民族的發(fā)展。因而,崇尚雄健、力量和勇敢成為人們普遍的審美傾向。正是由于大自然的嚴酷和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以及與這一特殊環(huán)境相伴相生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才造就了西藏民族剛毅、強悍的民族性格。

跑馬射箭是藏族人普遍喜愛的 體育 競技活動,是藏民族勇敢、強悍民族性格的形象表現(xiàn)。賽馬場上,一隊隊驍勇強健的騎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優(yōu)勝者會受到人們英雄般的崇拜。藏族男子腰挎長刀,頭纏色線,身著藏袍,衣飾上綴以虎皮豹皮,處處顯現(xiàn)出男子漢的英武陽剛之氣。而珞巴族男子頭戴熊皮盔帽,身挎弓箭,腰插砍刀,男女飾物均用虎、豹、熊、鷹等猛獸猛禽的爪、牙、骨和羽作裝飾。在居室的屋檐和墻壁上吊掛一排排獸角獸頭,這也是對力量和勇敢的崇尚和夸耀。@①人亦如此,挽弓佩刀,喜用獸角、牛頭作飾。從衣飾、居住、游藝等民俗形式和活動中無不表現(xiàn)出西藏各族人民剛強、豪放的民族性格。

誠信無私是西藏各民族普遍信守的道德原則,也是人們關于人格美的評價標準。人們以誠實為美,推崇公正無私,待人誠懇熱情,極為重視友誼。這些道德原則的形成,有著深刻的社會與自然原因,與人們所處的人地關系和生產(chǎn)生活方式密切關聯(lián)。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當人還不足以取得對自然的支配地位時,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公正無私、真誠信任,才能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從而為氏族、部落和民族的發(fā)展謀得利益。尤其是在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的時代,個人離開了群體就等于死亡,集體力量的擴大就意味著對自然的敵人和社會的敵人的勝利。因而每一個氏族成員都有著對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古老的集體勞動、平均分配和原始民主培育了人們誠摯的無私的心靈,也強化了對朋友的友誼。這些古老的道德原則世世代代為人們所承繼下來,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美德受到人們的信守和珍視。

誠信、無私與重視友誼在西藏民俗文化中有著鮮明的表現(xiàn)。藏族、門巴族和珞巴族擇偶和交友時將誠實和正直作為一條重要標準。到藏族家做客,無論是否相識,主人都會捧出甘醇的青稞酒和濃香的酥油茶熱情款待。與藏族交友,他們可以掏出一顆誠摯的心,愿為你付出一切。

當你到珞巴族、門巴族和人居住的喜巴拉雅山區(qū)游行,會在路旁溝畔見到一些裝有物品的背簍就地擺放,背簍上壓有石塊或木棍,表示這是“有主之物”,任何人都不會去觸動這些已有主人的東西。珞巴族諺語云:“不撿不是自己分內(nèi)的東西,不收不是自己種植的莊稼?!辩蟀妥鍩崆楹每停抑衼砹丝腿?,主人會傾其所有招待,客人吃喝越多主人越高興。一些部落的待客習俗尤為別致:賓客至,主人熱情迎至客房,取來酒、肉、菜,由客人自行殺豬宰雞飲酒,視同家人,給朋友以最大的信任。西藏各族人民對朋友、對客人無不是真誠相待,誠信無欺。

當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西藏民俗文化在新的時代將會更加多姿多彩。

【 參考 文獻 】

[1] 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綱[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2] 西藏自治區(qū)文物 管理委員會,四川大學歷史系.昌都卡若[M].文物出版社,1985.

[3]  中國 社會 科學 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區(qū)文物局.拉薩曲貢[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4] 徐華鑫.西藏自治區(qū)地理[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5] 王堯編著.吐蕃金石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6] 西藏文史資料選集(十)[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7] 王堯、陳踐譯注.郭煌本吐蕃歷史文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8] 蔡巴·貢噶多吉著,陳慶英等譯.紅史[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9] 巴臥·祖拉陳瓦著.賢者喜宴(藏文版上冊)[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注釋:

@①原字亻加登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民俗文化論文范文

中國民俗文化論文范文參考論文

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民俗文化論文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民俗文化論文篇1 淺談翻譯與民俗文化 摘 要: 在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9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