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淺談論文
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的教育是學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愛的教育淺談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愛的教育淺談論文篇一
《試論愛的教育》
摘要: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的教育是學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教師要做到愛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師,信師,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愛的教育;心理需要;情感;關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341-01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就是愛的事業(yè)。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的教育是學生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愛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愛能創(chuàng)造教育的輝煌!
1.愛的教育是學生普遍的一種心理需要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愛是人們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人是不能離開集體環(huán)境的,在集體中人既需要別人愛自己,又需要自己愛別人。一個孩子在入學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關懷教育下成長,父母的教育指導和自身行為是他們的第一影響源。進入學校以后,教師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們很自然地把他們與父母交往中產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期望與"愛的需求"轉移到自己的老師身上,渴望老師也象父母那樣關心照料他們,體貼愛護他們,教師就成了他們成長的第二影響源。
在中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特別是在低年級學生心目中,教師簡直就是完美無缺的人物,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圣人",是真理和美德的化身,他們希望自己長大以后也象教師那樣做人。在學校里,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和教師一起度過的,他們學習得好壞,生活得是否有趣,成長得是否健康,都和教師有極大的關系。因此,他們對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依戀心理,他們在學校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贊許和肯定,即使是關注的一瞥、信任的點頭,在他們眼里都是一種"愛",都會使他們感到是一種安慰和鼓勵。在高年級的學生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獲得了更多的生活經驗,開始意識到教師的愛與父母的愛的區(qū)別和作用,他們所認識到的教師的愛已遠遠超出了家庭的范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仍然渴望得到教師的"愛"。
于是,希望得到教師的愛甚至可以成為學生在學校中一切思想和行為的中心動機。他們常常懷著緊張的心情等待著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每天都希望從教師那里得到美好的東西。事實證明,學生在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愛護以后,常常會在學習、生活中產生更大的干勁。當他們遇到痛苦和挫折時,教師的同情和開導能使他們得到更大的安慰;當他們犯了錯誤以后,教師公正的評判和真誠的幫助能使他們感到獲得了最大的諒解,從而鼓起前進的勇氣。所以,當教師給學生以愛,當教師以自己熱誠的感情去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時,則會收到預想的或超出預想的教學效果。
2.愛的教育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
愛的教育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了無私的愛心,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計教好學生。那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實施愛的教育呢?
愛學生,前提是了解學生。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不可能按一個模式發(fā)展,更不可能用一服藥包治百病。教師對學生既要善于見微識疑,又能夠長期堅持,一以貫之。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年齡、智力、潛能、情緒狀態(tài)等方面的差異"量身定做"不同的教育指導方式,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在新型師生關系中,強調的是民主平等、尊師愛生。尊重學生的權利對于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以尊重為前提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他們有獨立的思想、人格和個性。尊重學生實際上就是尊重獨立,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那就無從談什么"以人為本",更談不上教育的成敗。
其次,要嚴格要求學生。教師不論是對平時表現(xiàn)好的學生還是表現(xiàn)差的學生,都應嚴格要求。對待差生和"難教學生",需要教師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艱辛的勞動,只有對其嚴格要求,加強教育,才能促使他們從后進轉化為先進。對待平時表現(xiàn)好、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也應該一絲不茍,嚴格要求。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所言:"聰明人更加需要受教育,因為一個活潑的心理如果不去從事有用的事情,它便會去從事無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會自己毀掉自己。"
最后,要公平對待學生。教師對待學生,一定要是非分明,辦事公正,表揚不過分,批評不偏激,審情度理,實事求是,決不可感情用事。教師要力求做到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師的公平評價,使他們輕松愉快地生活在班集體之中。
3.在一定程度上說,愛的教育是雙方的
愛是雙向性的,因此愛的教育從實質上說也是雙方的。愛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應相互承擔、相互給予的責任。如果只有教師對學生單向的愛而沒有形成學生的反饋式的愛,那這種愛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因為這樣的愛是片面的,危險的,只能產生對學生的溺愛,而沒有達到愛的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對學生來講,不僅要學會如何接受愛,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施愛予人。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yǎng)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并以好心還好心。然而,我們在強調教師向學生揮灑愛的甘霖時,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愛和感恩教育,沒有讓愛的種子生根發(fā)芽。所以,我們應當象帕夫雷什中學那樣,從教育學生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愛的傳遞教育,讓學生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學會去愛別人,主動接過并傳遞愛的接力棒。
是的,教育如果沒有愛,就不能稱其為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就難以成為一個稱職的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師調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以博愛積極的胸懷履行教師應盡的教育職責。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默默的贊許眼神、一片熱烈的掌聲,都在傳遞愛、分享愛,都會使學生群情激發(fā),積極向上。關注這樣的細節(jié),是表達師愛的微妙與偉大,是彰顯關愛的亮點。
是的,教育不是萬能的,有其局限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看到這種局限性,以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只有對我們的事業(yè)充滿希望,我們才能真正用"愛"來對待我們的學生,對待我們的事業(yè)。努力加強我們的專業(yè)知識修養(yǎng),著力于個人的身心修養(yǎng),珍惜我們的事業(yè),堅守工作崗位,默默耕耘,為祖國的建設發(fā)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愛的教育淺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