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軍事理論課論文(2)
2017年軍事理論課論文篇二
《從幾個側面看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發(fā)展》
摘要:高校國防教育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國防知識的學習,國防觀念的培養(yǎng)等方面的教育。那么最近我國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工作的進展情況到底如何呢?本文從幾個側面進行了分析,分別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國防教育費用,國防教育教學和科研,在總結發(fā)展情況的同時,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能為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提供一點啟示。
關鍵詞:法律文件; 國防教育費用; 教學和科研
中圖分類號:G4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07)-12-0004-03
一、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關于民兵問題的決定中明確規(guī)定:“大、中學校要增加軍事課程,實施軍事訓練”;
1963年8月頒布《高等學校民兵試點訓練大綱(草案)》;
1966年1月頒布了《關于增進高等學校學生健康,實行勞逸結合的若干規(guī)定》;
1984年5月新《兵役法》中指出:“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
1985年教育部、參謀部、總政治部等聯合發(fā)出了《關于高等院校高級中學進行軍事訓練試點問題的通知》;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重視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繼續(xù)組織高等學校、中等專業(yè)學校和高級中學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軍事訓練。”
1997年,頒布《國防法》并指出:“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各級各類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或者在有關課程中增加國防教育的內容。軍事機關應當協(xié)助學校開展國防教育。”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規(guī)范國防教育,提高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繼續(xù)搞好軍訓工作并使之制度化。”
2001年5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轉發(fā)《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訓工作的意見》;
2001年,頒布了《國防教育法》;
2002年6月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2002年6月19日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聯合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
2003年6月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制定了《2003年~2005年全國學生軍訓工作發(fā)展規(guī)劃》;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經與國務院學位辦商議,選定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六所大學在高等教育學中招收國防教育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還專門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專業(yè)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yǎng)方案。
從以上我國國防教育相關法律、法規(guī)、文件的頒布情況來看,我們黨和政府將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看作是整個國防教育的橋頭堡和最重要的基地之一,這也是我國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發(fā)展取得快速的發(fā)展和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必要保證。
黨、政府和高等學校不僅對國防教育非常的重視,而且與時俱進,從對文件內容可以看出,國防教育的內容也一直在做積極的調整,適應了時代的發(fā)展。因為國防隨著經濟、技術的發(fā)展也在快速的變化著,所以國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必須不斷的變化,只有這樣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能被社會所需,更好的為社會做出貢獻。但是部分法律法規(guī)存在操作性不強。
國務院、教育部、中央軍委等部門頒布的一些法令文件偏向于宏觀層面上的指導,而各個地區(qū)、各個高校的情況也大不相同,所以這樣問題就產生了,一方面有些高校對政策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那么這些高校的國防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會打一定的折扣;另一方面有些高校雖然很好的理解了政策的精神,但是由于開展國防教育的歷史不長,相關教師又缺少經驗,這樣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二、國防教育經費上
一般來說國防教育的經費是在財政預算內,由財政撥款來實現,而財政撥款到使用到具體的國防教育上,主要通過國防部和教育部這兩個部門來運作。以下是我國1993-2003這十年,國防費用和社會文教費用的支出。
可以看出,我國的國防費用和社會文教費用都在逐年的增加,雖然每年增加的比例和幅度不一樣,但是總量的增加一般也就預示著國防教育的費用應該也在增加,說明國家對我國普通高校的國防教育工作是重視的。
目前一般高校的國防教育模式是主要經費由高?;蛘呦嚓P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而國防部門,比如軍隊等則負責對高校學生國防教育工作的大力的支持和輔助,比如提供相關的技術援助、人員支持等等??梢哉f,一方面高等學校充分重視國防教育,給予國防教育充足的經費和培養(yǎng)、引進優(yōu)秀的國防教育教師;另一方面,軍方在技術上、設備上。人員上給予的大力支持。正是由于教育部門和國防部門的密切配合,高校國防教育才得以順利進行。離開了軍方的幫助,高校國防教育缺少技術指導、師資、設備支持,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離開了教育部門的參與,高校缺少主動權和積極性,國防教育發(fā)展得不到推動。[1]一些先進國家的發(fā)展經驗也表明,國防教育是一項公共事業(yè),只有各個部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大力協(xié)調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
當然國防教育費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第一,國防教育費用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增長的國防費用用于國防教育上的是比較少的。這幾年增加的國防費用主要用于:1、增加軍隊人員的生活支出。2、建立和逐步完善軍人社會保障制度。3、增加軍隊維持性支出。4、為配合國際社會打擊恐怖主義支出增加。5、為提高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wèi)作戰(zhàn)能力,適度增加了部分裝備建設費。[2]
第二,目前大專院校的國防教育、軍事訓練,除少數試點院校由教育行政部門拔款外,其余非試點院校均由本校自籌資金解決。[3]所以,在非試點院校,就存在一定的國防教育問題,在學校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有些院校的國防教育質量有所下降,有些甚至干脆不搞,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成才,以及國家的安全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國防教育教學和科研狀況
高校的國防教育主要涉及的內容就是學校國防教育的教學、軍事訓練水平以及高校關于國防教育的整體科研水平。那么筆者認為比較能對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進行量化反映的應該是教師的數量、質量,以及發(fā)表的相關論文。
本文選擇了幾個高校,對這些高校的國防教育教師的情況從年齡上進行了考察,希望可以以小見大,反映國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情況。
1、廈門大學
2、東南大學
3、西安交通大學
4、哈爾濱師范大學
5、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從以上五個學校統(tǒng)計情況可以看出,一般學校都有一到兩名正副教授作為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以講師作為學校國防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一般正副教授具有豐富的經驗,并且能把握好國防教育的整體方向,而中青年講師骨干大都具有良好的學歷背景,扎實的教學功底和充沛的精力。總的來說這五個學校已經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國防教育的師資結構。
另外,從國防教育教師的出生年份可以看出,60和70年代的教師成為學校國防教育的主干力量,人數比較多。而70年的教師人數要遠遠超過60年代的教師人數,這說明我國政府和高校對國防教育的高度重視,希望培養(yǎng)出更多的國防教育人才,以便以后更好的開展高校的國防教育工作。
在科研水平上,本文通過統(tǒng)計相關期刊(中國期刊網收錄期刊)上,關于國防教育論文在時間軸度上的數量的變化,來反映高校國防教育的情況。
統(tǒng)計結果如下:
從統(tǒng)計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在該數據庫國防教育的論文隨著時間的推移增長的數量十分快速,從1981年開始,每五年分別增長319篇、435篇、361篇和594篇,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126.67%、130.24%、46.94%和52.57%。這樣的增長率足以說明我國高等學校對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我國高校國防教育的良好發(fā)展勢頭。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看到,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還是缺乏的。這里做統(tǒng)計所選擇的都是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可是以這樣的學生數量,配備國防教育教師的總數量分別是7、7、5、15、6,可以說,國防教育的師資隊伍還是缺乏的。
師資隊伍的缺乏對高校國防教育有很不利的影響。首先,教師的教學任務重,過重的教學任務有時候就會使教學質量下降。其次,過重的教學任務使教師無暇顧及科研,這也是為什么國防教育方面的論文數量要遠遠低于其他教育領域的一個原因。
四、結論與建議
高校國防教育不僅擔負著建設我國未來國防的重任,而且在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學生培養(yǎng)的意志品質、思想修養(yǎng)、等等。那么通過以上的分析,針對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筆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首先,各個地方高等院校制定符合其實際情況的詳盡的國防教育的操作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高校在正確理解上級部門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然后制定出符合自己情況的操作計劃和制度,并嚴格的執(zhí)行,這樣高校的國防教育才既有正確的方向,又有很強的操作性。
其次,高校積極爭取國防教育費用,將有限的費用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加強對國防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國防教育部門也要積極的爭取各種渠道的各種費用。在費用有限的現實情況存在時,就要想辦法用有限的資源為國防教育事業(yè)做出最大貢獻。
最后,加強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不僅要加強高校國防教育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而且學校還要加強對國防教育教師的重視程度,使國防教育教師感到投身與國防教育事業(yè)是神圣而偉大的,采取各種措施有效的減少教師的流動,并不斷吸引新的優(yōu)秀的青年學者投身于國防教育事業(yè)。
參考文獻:
[1] 臺啟權.高校國防教育歷程及其啟示[J].當代經濟,2006年第3期(下).
[2] 王小建,張伊寧,李立鋼主編.大學軍事[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 汪國能.當前高校國防教育應當解決的幾個問題[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4(6).
看過“2017年軍事理論課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