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大全(2)
文學類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大全篇2
淺析漢語言文學學習方法
漢語言是我們?nèi)粘:蛣e人交流時必不可少的工具,這一特點就決定了語言理論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總地說來,雖然語言類型和語言現(xiàn)象多種多樣,卻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語言學概論中的許多名詞術語看似枯燥難懂,但如果善于發(fā)現(xiàn),都可以在言談話語中找到對應的生動范例。比如詞綴,這一概念在象形文字中也許很少出現(xiàn),但我們在英文單詞中卻經(jīng)常能夠見到。比如 unimportant,“un-”就是 important 的前綴,該詞綴放在單詞前面,用來表示與單詞的本義相反的意思。又如 worker,“-er”是 work 的后綴,該詞綴往往放在動詞的詞尾,表示從事該職業(yè)、工作的人。理解了不同詞綴各自的含義和它們在單詞中出現(xiàn)的位置,也就可以推斷出一個不熟悉的單詞的詞類和大致含義?! ⊥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許多語言現(xiàn)象也都可以用語言學概論涉及的理論來闡釋。例如方言,我國方言種類眾多,對于同一個詞,不同方言的發(fā)音和重音常常不同。比如北京話常常帶有兒音,讀音輕快。字和字組合成詞時讀音發(fā)生變化,語言學稱之為語流音變。語流音變包括同化、異化、弱化和脫落等現(xiàn)象。例如北京話說“土改”,我們聽起來的發(fā)音是“涂改”,因為兩個三聲字讀起來拗口,所以第一個字改讀二聲。這就是語流音變中的異化。又如北京土話讀“言語 ( 說話的意思,作動詞 )”,我們聽起來像是“園藝”,而且第二個字讀輕聲,這實際上是語流音變中的換位,即第二個字發(fā)音的音素被挪到了第一個字的位置。
既然是在實踐基礎上的提煉和升華,理論總會具有一定深度,但它不可能脫離生活,如果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往往會加深理解。記得語言學概論的期中作業(yè)要求以語言和社會的關系為題寫一篇文章。寫文章,尤其是理論文章,最忌諱大而全,非但無法面面俱到,內(nèi)容龐雜還會導致重點不夠突出。當時任課教師反復強調(diào)的是:“語言是對社會生活的生動反映。”以這一觀點為立論基礎,我只選了三則舊北京的俗諺——“里九外七皇城四”,“東富西貴,南賤北貧”,“天棚魚缸石榴樹”,通過內(nèi)涵分析和今昔對比,表現(xiàn)了我生長于斯的這座城市在近代以來的巨大變遷。后來,在參加實驗班的筆試時,面對一道語言學的主觀表述題,我同樣以此為題,表達了個人的觀點和見解。
語言類的課程較為偏重理論,學習時要注意和生活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而文學類,尤其是文學史的一系列課程,則具有高度的形象性,因為它們講述的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常常聽到有人抱怨學習中文的人思考問題缺乏邏輯性,這是由專業(yè)特點決定的。首先,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通過塑造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來傳達作者對于社會和時代的認識。每每提到一部作品,首先映入我們腦海的,總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講到巴爾扎克,我們會想到吝嗇的葛朗臺和命運悲慘的高老頭;提到《紅樓夢》,我們會想到潑辣的鳳姐、心機極重的薛寶釵和搞笑的劉姥姥。其次,我們學習文學史類的課程,也是通過分析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個具體形象,去體會文學作品的魅力。這些無不要求學習中文的人具有高度的形象思維能力。
很多人都喜歡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確,雖然它的發(fā)展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由于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和歷史環(huán)境下,又受到西方各種思潮和流派的影響,文學團體、文學流派、文學體裁和代表作家層出不窮,呈現(xiàn)出多元化態(tài)勢。
如果趕上好的任課老師,學習這門課會感到非常精彩。
在學習中,我們要注重訓練語言表達和分析能力,語言課很看重課堂上的討論互動,老師經(jīng)常會指定一部文學作品,讓學生課下搜集相關材料,形成文章,并在課上發(fā)言。比如我們可選曹禺的經(jīng)典戲劇作品《雷雨》。
研究《雷雨》,就不能不仔細探究周樸園這一主要人物形象,如果單純從階級立場分析,認為他冷酷無情、壓榨剝削工人,不無道理。但《雷雨》的魅力和價值遠不止于此。
追根探源并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不難發(fā)現(xiàn),作為故事中其他人物的命運悲劇的制造者,周樸園同樣承受著巨大的精神痛苦。他早年間突破門戶觀念的局囿和侍萍結合,還生下了長子周萍,但后來終究迫于世俗的壓力拋棄了她。這一舉動不僅造成了日后諸多相關人物的一系列悲劇命運,更是讓他直接成為悲劇的承受者。自此,他的性格變得十分復雜,在家人和工人面前表現(xiàn)出一派威嚴,沒有人可以抗拒他的絕對權威。但在內(nèi)心深處,卻始終保留著對侍萍的懷念之情。而這種懷念是以侍萍的死作為前提的。多年以后,當彼此之間有著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關系的人物聚集在一起時,圍繞著周樸園,各種矛盾得到了總爆發(fā),并以四鳳、周萍、周沖等年輕生命的無情消亡而告終。而作家塑造眾多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他們的不幸遭遇,實乃意欲探尋命運的不可預知性和不可抗爭性。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各門專業(yè)課中學時最長、涉及內(nèi)容最多的課程,學習時間長達一年半,共劃分為先秦兩漢、魏晉唐宋、元明清三個階段。在學習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能夠讓大家在會心的笑聲中加深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和理解。例如,一位老師講到《紅樓夢》中寶玉挨打后眾人的反應,對于賈母,他站在講臺上,不動聲色、慢條斯理地說:“賈母斥責兒子、心疼孫子的實質,是在和兒子爭奪對封建統(tǒng)治接班人的領導權。”頓時,底下笑成一片,與此同時,也深刻認識了隱藏在人物言行后面的出發(fā)點和動機。又如,人稱“二奶奶”的王熙鳳作為管家,精明能干。這個說一不二的厲害人物在生日當天抓住了鮑二家的和丈夫賈璉偷情,先是大吵大鬧,及至丈夫拔出劍來要殺她,她卻嚇的往賈母那里跑。好好的一場生日宴不歡而散。對此,這位老師同樣表述了個人見解:“王熙鳳再厲害,也是個女人,而且有短處——沒兒子。所以,賈璉在外面拈花惹草,她再哭鬧,也無可奈何。更別說賈璉因為這個要殺她了。干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文學類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大全(2)
上一篇:文學類本科畢業(yè)論文
下一篇:文學創(chuàng)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