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和諧是孔子法哲學的范式(2)
時間:
崔磊1由 分享
二、和諧的內容。
?。ㄒ唬┟衽c君和諧。
在孔子的法哲學中首先要論證民與君之間的和諧,孔子深知民與君的關系。《荀子》一書中也記載了孔子把人民擺在基礎地位的回答: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2]后世著名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一警句即脫胎于此。事實上孔子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哲學思想,就要協調民與君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協調的思想就是民本思想和相對的君主思想。
1.民本思想。
《論語》中記載: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這指出了老百姓盼望仁政比需求水火更迫切。所重:民、食、喪、祭。就是說在孔子心目中,人民居于首位,居第二位的食,實際上仍是重民的表現。第三、四點可用曾參的一句話概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就是辦好父母的喪事,追遠就是搞好祖先的祭祀,仍然是民本思想的體現。后來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仍是這一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這一思想也使儒家思想當中最為精華之點。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足食代表糧食充足,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搞好經濟建設,足兵就是要加強國防建設;民信就是要取信于民。在孔子看來,死亡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掉民心,失掉民心的君主是無藥可救的??梢娮怨沤杂兴溃駸o信不立的人本原則確實是千古不易的法則,也是儒家思想中處理好君民和諧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2.相對的君主思想。
孔子雖然主張民本主義,但絕不否定君主的主導地位,只不過是相對的君主主義。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這里的天下無道是指社會生活的一切政治法律秩序被打破了,中央政府對地方勢力控制不了,沒有辦法貫徹命令,形成了地方的割據專權,國家的統一受到威脅??鬃邮侵鲝垏业慕y一,而且統一于一個君主之下。事實上這一論斷就是指孔子主張君主專制主義,反對民主政治,但是,按照孔子的要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君主簡直近乎完美,這是非常困難的。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赍,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論語·堯曰》)由此可見孔子主張的君主專制是建立在民本基礎上,君主必須代表人民的利益,不然就是不合格的君主,就不能同人民進行和諧相處,人民就要起來推翻他,這種思想就是革命的思想,《易經》中指出:天地革命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3]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論語·子路》);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關,未盡善也。(《論語·八佾》)應該說孔子對湯武革命是充分肯定的,但其畢竟是通過戰(zhàn)爭奪取,與虞舜的盡善盡美的殫讓相比,雖盡美而未盡善,這句話表明了孔子法哲學的目標取向。后來孟子就極力贊揚湯武革命??鬃又鲝埦髦髁x在一定程度上是承認君、臣、民之間是相對平等的,在權利和義務上也是和諧的,而不是偏倚一面的,不同于后世封建專制發(fā)展到極端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主主義擁有對臣、民絕對權利的那種極不和諧的范式。
?。ǘ﹤€人、家庭、國家的和諧。
孔子在其《論語》中還闡述了其個人、家庭、國家的和諧的法哲學思想,將其個人至于家庭、社會和國家三個團體之中。
第一,在家庭中,人與人的和諧關系形式主要是父慈子孝。子女對父母要盡孝道。父母在世時,子女應當留家侍奉: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對父母盡孝,不能只養(yǎng),還應敬??鬃诱f: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光養(yǎng)不敬,與養(yǎng)犬馬就沒區(qū)別了。因此,應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在父母子女關系上,孔子并沒有單方面要求子女盡義務,他對父母也提出義務要求!!!慈。曰: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子)疾之憂。這句話雖然講的還是為孝的理由,但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父母應愛其子并無所不至,唯恐其子有疾病而常以為憂??鬃铀f的父父、子子就是父要盡父的義務,就是子要盡子的義務,并且父像個父的樣子,慈愛關懷子女,才能理直氣壯的要求子孝。另外,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盡孝應是從內心真誠地敬事父母,不是不辨不非,盲從父母的愚孝。盲從父母,不算孝。慈和孝是愛的不同形式,因此,父母子女間是互愛的關系形式,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相互的。后世封建法典的父為子綱原則,把一切權力歸于父母,維護絕對的父權,子女只有義務,沒有權利,顯然是對孔子思想的修正。然而,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論語·學而》),孝悌,即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仁的根本。這說明在協調家庭中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上,價值傾向于父權。
第二,在國家中,人與人的和諧關系形式主要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國家實際上是家族的放大。君相當于父,臣民相當于子孫。故而,孔子移孝至忠,要求臣對君要忠,民對君要順。他對春秋時代顛倒尊卑秩序,無視君主的現實大加鞭伐,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把君主地位不保,政權下移的情況,斥之為天下無道。他極力鼓吹正名,確定君君、臣臣的等級名分,并將其看作是治民理國的首要任務: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為了維護君主的地位,要求臣對君要盡心竭力,忠心耿耿:事君,能致其身。(《論語·學而》)事君盡禮。(《論語·八佾》臣事君以忠。但孔子也對君提出了要求。君主要以禮待臣,盡其君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就說明了君主只有以禮待臣,臣方能以忠事君。所以他反對臣下行不辨善惡、盲從君主的愚忠。臣下對君主不要曲意逢迎,要敢于直諫:勿欺也,而犯之。(《論語·憲問》)君主若護短拒諫,臣下寧肯離他而去: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憲問》)君主賢明,則做官;君主昏庸無道,去做官就可恥的: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論語·憲問》)可見,君臣之間和諧的形式是互愛。雖然這種和諧側重于君權,但對君權是有限制。后世的君為臣綱實際上是對孔子思想的修正。
第三,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準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宗族和國家群體中的人與人的關系主要是基于血緣、政治而形成的特定身份關系。除了這些特定的身份關系,便是基于共同的社會屬性而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社會群體中人與人的關系具有普遍性,而宗族和國家群體中人與人的關系具有特殊性。那么,孔子是怎樣建構這種普遍意義的人與人的關系呢?他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取近譬,可謂仁之方也。(《論語·衛(wèi)靈公》)自己想站立,也要使別人站立;想滿足自己的要求,也要使別人的要求得到滿足,這樣與人相處就和諧。方法就是能取近譬,即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推已及人地為別人著想。這種與人相處和諧的方法,孔子也稱它為忠。這是積極地與人和諧相處的方法??鬃舆€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與人和諧,孔子叫它恕。它比起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忠來說,較為消極地與人和諧相處的方法,但較為容易做到。故當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wèi)靈公》)孔子問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孔子將忠恕看作是貫穿他自己思想體系的人與人關心的根本準則。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論語·里仁》)。忠恕之道充分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相比君臣、父子之間更具平等性,也更能相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