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篆刻的學術論文(2)
關于篆刻的學術論文篇二
標志設計與書法篆刻的結合
摘要:標志設計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將具體的事物、事件、場景和抽像的精神、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然而,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古老的書法跨越數千年時空,至今仍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并在標志設計中廣泛運用。如何以現代審美的全新視點去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就像靳埭強先生所說“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臉譜,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是中國人。”要在充分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標志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廣泛影響力,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關鍵詞:標志 書法 韻味 結合
標志設計作為現代視覺傳達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將具體的事物、事件、場景和抽像的精神、理念通過特殊的圖形表達出來。它是傳達信息的載體或人與社會之間溝通信息的橋梁,有助于樹立企業(yè)或組織機構的形象。改革開放初期,在標志設計領域,由于國外各種新思潮的涌入和滲透,動搖著我們固有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使我們的作品越來越遠離民族個性和喪失自身的話語權;然而,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古老的書法跨越數千年時空,至今仍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并在標志設計中廣泛運用。
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是從1985件中外候選會徽作品中經過慎重評選,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確定的。奧運會作為國際上最隆重、影響最為深廣的體育盛會。它的會徽不僅要得到主辦國民眾所認可,還要為全球所接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做到了這一點。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曾高度贊揚說:“北京奧運會會徽將成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且最為人們熟悉的標識之一,將成為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出色且最有意義的標志之一”。
會徽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用中國傳統(tǒng)書法加以表現。它古樸、典雅,體現出了中國數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神韻,因為主題是運動會,它又不失靈動、熱烈。藝術字“京”自然代表該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北京。同時它又巧妙地幻化成一個人形,在向前奔跑、在熱烈的舞動,這不僅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也表達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美好憧憬和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它將中國特色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在一起,不失為中為洋用的典范。也是書法、篆刻韻味與現代標志設計相結合的經典之作。韻味是書法作品對藝術境界的追求,也是書法作品在美學意義上的極致。
旅法學者熊秉明說:“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是書法”。漢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礎上經過漫長演變而成的方塊字。通過象形、會意等六種構成手段來傳達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圖形化” “符號化”的表現特質,可以說是標志的最原始形式。同時篆、隸、楷、行、草等各書體不同的表現形式也為現代標志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元素。她有別于西方強調形象性、生動性的審美趣味,多不重“寫實”,重“傳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飄逸境界。它是具體的,又是抽像的;它是繪形的,又是入神的;它是確定的,又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的審美效果。近年來,將中國書法文化元素融合于現代標志設計,備受設計師們青睞。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也是以漢字「世」為基礎設計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擁的圖形,象征“你、我、他”全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洋溢著崇尚和諧、聚合的中華民族精神。這一漢字書法的“世”字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篆刻的“京”字可說是異曲同工,交相輝映。使得標識如行云流水般生動和諧。作品在體現現代設計觀念的同時,也折射出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傳統(tǒng)文化理念與現代標志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
黑龍江電視臺的臺標用行書寫就的“龍”字,狂舞歡騰的龍身極具陽剛之美,也彰示了龍的傳人從 “或躍在淵”到“飛龍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說漢字書法作為非常有效的設計元素與標志以造型及內涵取勝是一脈相承的。
以上這些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往往是多元并存的,都是書法與篆刻,具象與意象,形式與理念的有機結合。這種多元互補的設計構想不但增強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設計理念的延伸和視覺感染力的增強。
標志是品牌形象的象征符號,濃縮著企業(yè)和團體的特徵、信譽和文化。代表著品牌的價值。優(yōu)秀的標志不僅僅是企業(yè)的無形資產,而且,由于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沒有個性、創(chuàng)意和深層文化內蘊的標志被忽視和湮沒將會是必然的命運。因此,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實力的競爭,實際上也是品牌之間的競爭。新一輪的經濟崛起和文化復興將在東方,許多有見地的思想家和設計大師曾這樣說:5000年的文化底蘊,使"中國"這個大品牌有著永恒、智慧、神秘、工藝精湛以及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
如何以現代審美的全新視點去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就像靳埭強先生所說“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臉譜,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是中國人。”要在充分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tǒng)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標志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廣泛影響力,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書法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參考文獻:
[1]《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2]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
[3]貢布里希,《秩序感》[M].湖南科技出版社
[4]《美術概論》 王宏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1版
[5]《美學四講》 李澤厚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看了“關于篆刻的學術論文”的人還看:
2.黃惇書法作品欣賞
4.黃惇書法作品
5.黃惇書法作品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