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為什么造反_魏延造反的原因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魏延造反的原因是人們好奇的。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魏延為什么造反的內(nèi)容介紹,歡迎閱讀!
魏延造反的原因
諸葛亮打仗喜歡把每個人當(dāng)棋子使,讓你干啥就干啥,別問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見和諸葛不符就頂撞,諸葛估計煩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楊儀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奪權(quán),根本沒有叛變。
魏延是個將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諸葛獻(xiàn)計出子午谷出長安就是個例子,這個地方地勢險要,這樣冒進(jìn)的打法完全是拿將士的身價性命做賭注。需知北上伐魏是老劉與諸葛在隆中對的時候就定下來的國家大計,是要從全盤去考慮的。后來造反就為這件事,可見他心里完全沒有“君為臣綱”這幾個字的,懷有這樣的思想很危險。
魏延愛護(hù)士兵,驍勇善戰(zhàn),也很有軍事才能是毫無疑問的,這是優(yōu)點(diǎn) .但是他飛揚(yáng)跋扈,自高自大,是那種給三分顏色就要開染坊的角色 。跟同事關(guān)系相處得很不好 一般人對他是抱惹不起躲得起的態(tài)度,不敢得罪他 。但是,至少有兩個人不買他的帳,這也造成了他跟這兩人的矛盾極度惡化 ,一個是劉備的宗親劉琰,一個是諸葛亮的長史楊儀 。
至于魏延之死,其責(zé)任更不在諸葛 ,這是楊魏爭斗的結(jié)果 其主要責(zé)任還是在魏延自己 ,雖然說他反叛確實(shí)冤枉 。但他在諸葛死后違其遺命,以私憤率先攻楊儀,而士卒不從 。皆因他自大狂妄,審時度勢不明,這變相給了楊儀一個機(jī)會,使其自取其禍而已 。
魏延歷史評價
《三國志·魏延傳》:“延既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dāng)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guī)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蜀漢)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沖外御,鎮(zhèn)保國境。不協(xié)不和,忘節(jié)言亂,疾終惜始,實(shí)惟厥性。”
(東吳)孫權(quán):“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于時務(wù),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貶】
(晉)張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jìn),非舊勛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贊】
(北魏)李苗: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嘆息謂亮無奇計?!举潯?/p>
(唐)魏元忠:“夫才夫才生於世,世實(shí)須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資世?故物有不求,未有無物之歲;士有不用,未有無士之時也。志士在富貴與賤貧,皆思立功名以傳于后,然知己難而所遇罕。士之懷琬琰就煨塵、抱棟干困溝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貧賤,安知其方略哉!故漢拜韓信,舉軍驚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此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也。”【贊】
(宋)何去非:“蜀師每出,魏延常請萬兵趨他道以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憤惋??酌髦稣吡?,蓋嘗一用其奇矣。聲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關(guān)輔大震。卒以失律自喪其師,奇之不可廢于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務(wù)此也,此銳于動眾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嗚呼!非湯武之師,而惡夫出奇卒以喪敗其眾者,可屢為哉?”【贊】
(宋)胡寅:“兵行詭道求勝而已,延之計可用甚明。而孔明不從。或謂孔明長于治國而短于將略;或謂孔明疑延不敢委也。”【贊】
(宋)洪邁:“魏延隨公出,輒欲請兵萬人,與公異道會于潼關(guān),公制而不許,又欲請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直取長安,以為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史臣謂公以為危計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謂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方以數(shù)十萬之眾,據(jù)正道而臨有罪,建旗鳴鼓,直指魏都,固將飛書告之,擇日合戰(zhàn),豈復(fù)翳行竊步,事一旦之譎以規(guī)咸陽哉!”【貶】
(宋)裴松之:“由今觀之,皆以亮不用延計為怯。凡兵之動,佑敵之主,知敵之將。邈之不用延計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亮欲平取隴右,且不獲如志,況欲乘僥幸,盡定咸陽以西邪!”【貶】
(宋)陳普:關(guān)羽不能當(dāng)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陰?!举H】
(明)王夫之:“魏延請從子年谷直搗長安,正兵也;諸葛繞山而西出祁山,趨秦、隴,奇兵也。高帝舍棧道而出陳倉,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勢散,拊其背而震驚之,而魏異是。”【贊】
(清)王縈緒:“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長安之計不用,紙上談兵者幾以為千古恨事。然勞師襲遠(yuǎn),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dāng)澄浜疃蛔?,以之?dāng)持T將而有余。即以街亭之事觀之,謖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違節(jié)制,即敗于張郃。況千里襲人,萬一有張郃其人者,或拒于前,或斷其后,豈不損國威而敗乃公事乎?延之計,所謂行險以僥悻者也。”【貶】
魏延人物簡介
蜀漢名將,字文長。初隨劉備作戰(zhàn),智勇雙全,勇冠三軍,深得劉備信任,劉備稱王后受封漢中太守,后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將軍,曾經(jīng)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沒被采納。魏延為人孤高,深明大義,多立戰(zhàn)功,在后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這個“叛逆”不是古代意義上的謀反,而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比如我們會說某個小孩子挺叛逆),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時常發(fā)牢騷,不懂得處理官場上的人際關(guān)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與楊儀勢同水火。在諸葛亮死后,因?yàn)椴桓市木痛顺奋娨约安荒苋萑瘫鴻?quán)落到死對頭楊儀的手中,而擅自違背諸葛亮撤兵的遺那令,率軍燒回棧道、攻擊楊儀。最后被冤枉成謀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慘后果。 說魏延謀反,則實(shí)在是冤枉,實(shí)際上魏延只是有爭上位的意思,想成為諸葛亮的繼承者,擔(dān)任起諸葛亮死后蜀國的軍事事務(wù)(他確實(shí)有這個能力)。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說魏延本人沒有過失。 魏延敗給了楊儀,很大程度上就是楊儀遵奉了諸葛亮的臨終遺令——撤兵,而魏延卻違背了它。魏延因?yàn)樗饺硕髟咕吐什抗艄餐巳斡谑駠臈顑x(率先動手打自己人),而且還燒毀重要的棧道、并且還是在諸葛亮剛死不久的敏感時期、又是在大軍撤退重要的時刻違背“斷后”的命令(有被敵人從背后掩殺的風(fēng)險)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三里店)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入蜀之時,率領(lǐng)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zhàn)英勇、屢立戰(zhàn)功、深受劉備信任。劉備稱漢中王后,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zhèn)遠(yuǎn)將軍,領(lǐng)漢中太守,成為獨(dú)當(dāng)一方的大將。
官至: 征西大將軍 南鄭侯 涼州刺史 漢中太守 前軍師
賜予假節(jié)
相貌: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性格:驕矜高傲、忠誠
子:魏容、魏昌
>>>下一頁更多精彩“魏延民間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