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一冊第二單元練習含答案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語文理解能力不好,不會分析問題是學不精其他科目,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一冊第二單元練習含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一冊第二單元練習
一、基礎選擇題(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蚯蚓 秋老虎 裘皮服裝 揮斥方遒
B.佝僂 狗腿子 勾心斗角 茍延殘喘
C.末了 沒奈何 莫名其妙 含情脈脈
D.踟躕 脂肪酸 知書達理 執(zhí)迷不悟
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舉酒屬客 B.王回深父 C.后之視今,由今之視昔 D.而卒莫消長也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風徐來,水波不興 徐:慢慢地。B.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凌:越過。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故:緣故 D.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適:適合。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深巷寒犬,吠聲如豹 D.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5.下列句式與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此余之所得也
B.不能喻之于懷
C.亦將有感于斯文
D.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二、精段選讀(15分,每小題3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6.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或因寄所托。 因:因為。
B.雖世殊事異。 殊:不同。
C.臨文嗟悼。 臨:面對。
D.錄其所述。 錄:記下。
7.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C.夫人之相與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8.比較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③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④引以為流觴曲水。
A.兩個“之”字相同,兩個“以”字也相同。
B.兩個“之”字相同,兩個“以”字不同。
C.兩個“之”字不同,兩個“以”字相同。
D.兩個“之”字不同,兩個“以”字也不同。
9.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放縱無拘地生活。
B.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譯文)面對古人那些文章我總是感嘆悲傷,可總是不能表達出來。
C.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己為陳跡。
(譯文)原先高興的,轉眼之間,已成為舊跡。
D.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譯為)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10.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
A.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著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樂”字而來,談“欣”,談“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然后急轉,談得意總有盡頭,人生總有盡頭,從而逼出本文正題“死生”二字。
C.轉入“死生”這一正題后,作者否定了在當時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場的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觀點,很有積極意義。
D.文章的結尾處,作者以曠達的話作結,有無窮逸趣。
三、延伸閱讀(40分)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1—15題。(18分)
(甲)《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于南隅,忽遇雙石,欹(qī,傾斜的意思)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的人),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歇(余韻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lián)氣凝質,發(fā)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歸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流庶(眾多)峰,皆可以斯(這,指“石鐘”)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記。(李渤《辨石鐘山記》)
(乙)石鐘山之片石寸草,諸將皆辨識,上鐘巖與下鐘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彭侍郎玉麟于鐘山之頂建立昭忠祠。乃知鐘以形言之,非以聲言之,酈氏、蘇氏所言,皆非事實也。 選自曾國藩(《石鐘山名考異》)
1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有幽棲者,尋綸東湖 幽棲者:隱居的人 B.次于南隅 次:臨時住宿
C.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重濁而模糊 D.聊刊前謬 刊:刻印
12.甲文中的“幽棲者”“白鹿先生”與李渤三者是什么關系?(4分)
13.寫出《石鐘山記》中與甲段文字意思相應的句子。(4分)
?、倥c“枹止響騰余歇”相應的句子是
?、谂c“如善長之論”相應的句子是
14.按下列問題要求用有關原文回答。(5分)
①李渤探訪石鐘山遺蹤所得的結論是什么?(1分)
?、诶畈硨︶B道元的觀點持何態(tài)度,在甲文中他是怎樣表明這種態(tài)度的?(2分)
③曾國藩關于石鐘山命名原因的觀點是什么?他的根據是什么?(2分)
答:觀點是
根據是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一語文一冊第二單元練習含答案
高一語文一冊第二單元練習含答案
上一篇: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1復習試題精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