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第一路圖解教程(7)
陳式太極拳第一路圖解教程
第七十六式 單鞭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五式“單鞭’’相同o(圖21- 26)
第七十七式 雀地龍
動作一:身體左轉,左腿前弓。同時兩手變?nèi)胬p,右拳自右而下經(jīng)腹前向左上撩,拳心朝上;左拳向右合于右臂上側,拳心朝里,兩手合住勁。(圖2 3 8)重心右轉,身微右轉,右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手右順、左逆纏,左拳自右臂里側向左而下、右拳自左小臂外側向右而上分別展開,左拳伸至左膝上,左拳心朝右上,右拳心朝右上。(圖2 3 9)
動作二:身微左轉,左腿下沉仆腿,右腿繼續(xù)下蹲;左拳前伸至左踝上側,拳心朝上,右拳微下沉;眼平視前方。(圖24 0)左腳尖外撇,身體向前而起,蹬右腿,弓左腿,成左弓步。同時,左拳以拳面向前上方?jīng)_起,拳心朝里;右拳轉臂順纏下落于右胯旁。(圖2 4 1)
要點:
1.此式與跌叉不同點,僅為不跌倒,是在右拳轉臂自上右纏時后面的右腿不貼著地面,但須盡量下蹲;其他各部分與跌叉要求相同。
2.此式與跌叉同樣,為了適合不同對象,可以改為左腿腿肚不貼地,而盡量做到下勢(圖2 3 9)的樣子。
3.此式先作雙合的卷勁,卷而后放(利用離心力),放到極開和極低時再利用放后雙手再合的向心力,將勁運用到右拳上,起著將身領起的作用。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動作:左腳尖外撇,身體左轉,重心向前全部移于左腿,右腳前上半步,以腳尖點地。隨著身體左轉的同時,左拳順纏里合;右拳順纏,自右而下隨右腿上步時向前經(jīng)左腕外側沖起,兩拳以腕部交叉,拳心皆朝里。隨著右腳上步以腳尖點地時,兩拳以腕部緊貼的交叉點為軸,自上而里向下而前繞一小圈后向前變掌微挺。(圖242-243)
要點:
1.太極拳的每個拳式,在練習時都要求一動無有不動,而每個拳式中又必有其運動的主要部分;此式則以腕部為主,對腕部有著良好的訓練。當然在其他拳式中腕部也在活動,而在此式中其他部分也在活動,這里僅是指哪一部分為主而言。
2.由于太極拳要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又須沾粘連隨,去掉頂匾丟抗,因而彼此運用擒拿的機會較多;此式為解脫雙手被擒拿的一種轉法。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動作一:兩掌在胸前仍以腕部緊貼的交叉點為軸,自前而下向里而上仍翻繞回來;同時,隨著兩掌翻轉,隨著以左腳跟為軸,身體右(南)轉,右腳后退一步。(圖2 44)兩臂微合,緊縮一下交叉圈后一震兩掌,即向左右下方分開,掌心皆朝下。(圖2 4 5)
動作二:重心右移,左腳向右腳靠攏,以腳尖點于右腳旁;同時兩手右逆、左順纏,右掌自右而上向面前劃弧,左掌自左而上向腹前劃弧,兩手上下合住勁。(圖24 6)身微下蹲;同時,兩掌轉臂逆纏,右掌向右上、左掌向左下分別展開,右掌心斜朝右上,左掌心斜朝左下,成跨虎式。(圖2 4 7)
要點:
1.此拳套內(nèi)唯一連續(xù)后退的拳式是倒卷肱,而上一步后接著后退一步的僅有退步跨虎。前式是順應要勁而向前上步,此式乃是順應給勁以退步。這是一進接一退的練法。
2.前式兩腕自下而里前翻,自然地具有捌勁發(fā)出;此式 翻回一個圈后突然一震,如脫銬一樣的勁,然后雙分而開,同時氣和襠勁須下沉。
第八十式 轉身雙擺蓮
動作一:以右腳跟為軸,身體向右后轉1 8 0度,左腳提起隨轉體向右后擺。同時,右掌隨轉體也平旋1 80度,逆纏橫掌于右上方,掌心朝右;左掌順纏向右后橫掃至右肘前,掌心朝右。(圖2 4 8—2 4 9)
動作二:左腳向前(西北)斜方落步,隨著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身體同時右轉;同時兩掌左逆、右順纏自右微.下落。(圖2 5 0)重心全部移于左腿,身體起立,右腳提起,自左而上經(jīng)胸前而上向右橫擺;同時兩掌左逆、右順纏,自右向左,左掌先、右掌后橫行迎拍右腳面外側,連續(xù)擊響兩聲,兩掌心皆朝左。(接圖2 1 4,惟方向稍異,圖中姿勢的胸部朝南,而此式胸部應朝東北斜方)
要點:
1.凡一腿獨立、一腿提起的轉體動作,務須在轉體過程中表現(xiàn)出既穩(wěn)定而又一動無有不動。其關鍵在于兩臂合而后開(合是雙順纏,轉為開時變?yōu)殡p逆纏),由開勁將身體帶轉過來,這是由于雙逆纏的對開的平衡作用而達到身體穩(wěn)定的。
2.另外,要獲得穩(wěn)定,還須立身中正。而中立的關鍵,又系于頂勁虛懸;如果頂勁不虛虛懸起,稍有偏倚,就立刻不能穩(wěn)定,因頭部居身體的最高峰,上面微偏,則影響到下面全身的傾斜度就很大。所以太極拳一切動作都須頂勁虛懸,這樣,不但減少頭顱下壓的重量,而且會產(chǎn)生糾正傾斜的功效。
第八十一式 當頭炮
動作一:外擺后的右腳,向右后(南)方落步;同時兩掌變?nèi)D臂順纏下挫,即轉向前上微沖,兩拳心相對,左拳在前,右拳在后;隨沖拳左膝前弓。(圖2 5 1)
動作二:重心后移,右腿屈膝下蹲變實,左膝微屈,身
體右轉;同時,兩拳轉臂順纏,自前而下向里而上,弧形里收于右脅旁,左拳心朝里,右拳心朝左(圖2 5 2),重心前移,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身微左轉;同時,兩拳轉臂順纏向前抖勁,兩肘微屈,左拳稍橫臂在前,左拳心朝里,右拳心朝左。(圖2 5 3)
要點:
1.太極拳整個拳套是以文象始、武象終的,所以當練到當頭炮這一拳式時,就要“意氣風發(fā)’’地表現(xiàn)出卷放蓄發(fā)四勁,并盡其所能地將四勁發(fā)揮出來。①
2.此式須對太極勁動的方面作最后一次檢查,也就是在卷放過程中,有沒有離開太極勁的纏絲勁,蓄發(fā)時其根是否在腳,并且是否由腳根達到兩拳。
3.此式所發(fā)之勁,運用的是抖勁;抖勁是短距離的捌勁的一種。抖勁,須表現(xiàn)出有如在皮膚上著了火星那樣一種驚覺的勁,須由一抖而出。
第八十二式 金剛搗碓
動作一:重心后移,右腿屈膝下蹲,右腿變實,身體右轉;同時,兩手左逆、右順纏向右后方展開,掌心朝右后方,手指舒展勿軟。(接圖4,惟左腳不同,圖中左腳離地,該式
左腳虛踏于地面,方向亦不同,第二式“金剛搗碓’’是胸部朝南進行動作,此式是胸部朝北進行動作)
動作二:重心前移;同時兩掌仍以左逆、右順纏,向右后繼續(xù)微展下沉。(接圖5,惟南北方向相反)后同第二式“金剛搗碓’’動作二圖6說明。(接圖6,惟南北方向相反)
動作三同第二式“金剛搗碓’’動作三,惟方向不同,南北相反。(圖7-8)
要點:
陳式第一路太極拳拳套內(nèi)第一個“金剛搗碓”,表現(xiàn)出太極拳五對順逆纏絲寓于動作開始中;第二個“金剛搗碓’’表現(xiàn)出第二勢的結束;第三個“金剛搗碓’’表現(xiàn)出第五勢的結
①“卷’’是由大圈收縮為小圈,一般用于捋勁,表現(xiàn)在“走”之中,卷到纏絲盡頭,便成“蓄”勁。“放’’是由小圈開展為大圈,一般用于棚勁,表現(xiàn)在“粘’’之中,放到對方虛空處,便成發(fā)勁。束;此式為第四個“金剛搗碓’’,表現(xiàn)出全套的結束。其要點同第二式“金剛搗碓’’要點。
第八十三式 收勢
動作:身體起立,兩膝微屈;同時兩手逆纏分向左右兩側下垂,掌心皆朝后,恢復預備式姿勢。(接圖1)
要點:
1.在恢復到靜態(tài)姿勢時,仍須按預備式中各要點檢查~下。
2.練完后,根據(jù)自己的呼吸頻率增加的程度,就可以判斷在練習過程中“以氣運身’’做得如何,呼吸調節(jié)得夠不夠標準。如果發(fā)生氣喘現(xiàn)象,則應檢查動作和呼吸配合得是否自然。
3.陳式第一路太極拳與第二路炮捶,假設都是以面朝南開始練習,在收勢時則都面朝北。如果將第一路或第二路連續(xù)練習兩次,或者將第一路和第二路接連練習,最后收勢就可復原為面朝南。
看了“陳式太極拳第一路圖解”文章的人還看了: